往后我國有色金屬產量增加要以再生金屬為主
國家發改委環境和資源綜合行使司副司長周長益指出,因為我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短缺日益緊張,而需求量有增無減,往后,我國應大力發展再生金屬行業,有色金屬產量的增加應變化到以再生金屬產量增加為主的軌道上來。 近年來,我國有色金屬產量快速增加。1983年我國有色金屬產量只有131萬噸,2003年達到1205萬噸,2004年將達1380萬噸,11年間增加了10倍,是世界第一生產大國。但是我國又是有色金屬礦產相對匱乏的國家。45種重要礦產資源資源人均占據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銅和鋁土礦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和7.35%。 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王恭敏介紹,目前我國探明儲量中銅礦只夠7年開采,鉛的可采儲量也只有6-7年,鋁土礦也不足30年。國內資源供應不足導致對外依存度賡續上升。2003年我國50%的氧化鋁、60%以上的銅資源依靠進口,有限的礦產資源已經成為有色金屬工業發展的桎梏。 另一方面,有色金屬工業也是耗能大戶。如冶煉一噸電解鋁耗電約1.5萬千瓦時,每年僅電解鋁耗電就占全國電力消耗的5%左右。在能源日益嚴重的情況下,已經支持不起有色金屬的快速發展。 同時,我國有色金屬消耗也敏捷增加。近10年來,我國銅鋁消耗每年分別以18%和23%以上的速度增加,重要有色金屬品種消耗增加是GDP增加的兩倍。因此,大力發展再生金屬行業,已經成為解決資源嚴重、能源短缺和降低環境污染的關鍵所在。 廢舊金屬資源在國外稱為“城市礦山”,95%以上的都可以再回收行使,稱的上“有限資源,無窮再生”,再生金屬業是名副其實的“變廢為寶”的向陽產業。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秘書長王吉位介紹,截止到2003年底,我國廢鋁蓄積量已達5320萬噸,2004-2010年還可再蓄積4300萬噸;我國廢銅的蓄積量已達2346萬噸,這將在將來30年內陸續的進入再生銅市場。隨著我國電力、電子、通信和房地產等行業的敏捷發展和更新,各種工業和民用廢棄物的數量和品種也急劇增長,構成了數量偉大的再生金屬資源。另外,我國每年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廢舊金屬,這就為我國發展再生金屬提供了緊張的質料保證。 發展再生金屬業不僅可以有用緩解資源短缺,還可以大大的降低能耗,削減環境污染。據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統計,2003年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量達257萬噸,與生產雷同數量的礦產有色金屬產量相比,節能1262.6萬噸標煤,節水10.25億噸,少排固體廢棄物5.64億噸,少排放二氧化硫25.62萬噸。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9月28日“全國首屆循環經濟工作會議”上就專門指出,到2020年,我國再生鋁產量在整個鋁總產量所占的比重假如能從目前的21%進步到60%,就能替換3640萬噸鋁礦石需求,節電1365億千瓦時,節水9100萬立方米。 目前,我國再生金屬的發展潛力還遠遠沒有釋放出來,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2003年再生有色金屬產量為257萬噸,只占據色金屬總量的2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左右的水平。2002年再生鋁產量在鋁生產總量中所占的比例,日本為99.5%,意大利為75.6%,美國為50.6%,德國為50.6%,而我國只有21%。 周長益指出,我國再生金屬行業面臨著特別很是好的發展機遇。目前國家大力支撐發展循環經濟,再生金屬行業作為循環經濟的緊張組成部分,可以說是循環經濟中發展最好的行業。今年初,中間向導做出批示,明確提出要制定相干政策,扶持再生資源產業的發展,并強調指出,鋁的再生行使性能比較好,要制定產業政策,扶持再生鋁的發展。國家發改委已委托中國有色金屬再生金屬分會制定《中國再生金屬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其目的就是指導和促進再生金屬產業的健康發展。為推動再生金屬產業的技術升級,提拔行業的團體素質,國家發改委今年開始在國債資金中設立了“資源綜合行使國債專項資金”,支撐再生金屬產業化示范項目的建設。今年已兩次組織專家論證,審定了一批項目,明年將設立再生金屬專項,繼承支撐再生金屬產業的示范項目,大力推動我國再生金屬工業的技術提高,周全提拔再生金屬行業的裝備水平,實現產業升級。(記者楊進欣)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