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企業赴非洲投資進入最好的歷史機遇期
我國企業赴非洲投資進入最好的歷史機遇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燕生日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措施為我國企業去非洲創業營造了前所未有的環境。 世界銀行的報告認為,非洲經濟已經延續五年實現年均4.3%的增加,政局趨穩、經濟復蘇,非洲大陸投資環境處于上世紀七十年代以來最好時期。分析人士認為,我國當局此時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措施,對故意赴非投資的企業分外是中小企業意味著投資機會增多,投資環境轉好,投資風險進一步減小。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第二屆中非企業家大會上提出,到2010年中非貿易額力爭達到1000億美元,中國當局在繼承向非洲開放市場的同時,將鼓勵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到非洲國家投資興業,轉讓適用技術和管理經驗。 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日前吐露,商務部、發改委、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正在加緊制訂促進對非洲投資扶持政策和詳細措施,讓民營企業獲得更多的投資機會。 根據中國進出口銀行的統計,在非洲投資的800多家中國企業中,100多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其余大部分是民營企業。理性把握投資的“黃金機遇”,成為企業必須考慮和面對的題目。 記者從浙江省外經貿廳了解到,該省企業已經在非洲34個國家設立了196家企業或分支機構,總投資額達到6200萬美元。浙江省外經貿廳有關人士指出,除了一小部分企業進駐非洲前進行了精密的市場分析以外,80%的中小企業投資非洲較為盲目,有的是聽同伙介紹后沖動之下去的非洲。 浙江華立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中非民間商會副會長汪力成提示說,非洲情況比想象的要復雜,相對亞洲、東歐等新興市場而言仍然是高風險地區,企業在赴非投資之前肯定要做好充分的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 據了解,非洲國家都有如許的政策,即在當地設廠、雇傭當地勞動力的企業可以享受諸多優惠政策,得到當局支撐,而通俗貿易公司每每不能從中受益。例如坦桑尼亞對肯定金額以上的投資項目有前5年免稅的優惠政策,剛果(金)、肯尼亞等國也有相似政策。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