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企業營業今年瞻望更樂觀
[聯合早報網]報道 新加坡中型企業今年對業務額增加顯明的更加樂觀,但依然認為區域和環球競爭是營業發展最大的局限。 根據“2005年均富國際業主調查”(Grant Thornt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Owners Survey, (IBOS)),在150個接受調查的新加坡業者中,對于2005年業務額的看法樂觀者顯明比頹廢者多,在比率上相差了38個百分點。這比2004年的13個百分點的比率差距(balance),以及2003年的負3個百分點(樂觀者少于頹廢者),有明顯改善。 報告指出,新加坡業者對2005年業務額看法的改善幅度(增長了25個百分點),排活著界五大、東亞國家與地區(這里僅指調查涵蓋的香港、日本、菲律賓、新加坡和臺灣)之首,而東亞國家地區的受訪者團體上較去年樂觀。 受訪的新加坡中型企業也預期它們在2005年將能繼承聘用更多員工,但員工人數的增加率料將低于2004年。在這方面對2005年樂觀的公司與頹廢的公司有10個百分點的比率差距,而去年的現實數字是18個百分點的比率差距。 有25%本地受訪者認為,訂單缺乏或需求削減是限定公司營業發展的主因。 胡官陳均富會計師事務所(Foo Kon Tan Grant Thornton)董事合伙人官榮堂昨日發布此報告時指出,這表現商家們面對著區域和環球競爭。 新加坡公司較不憂慮技術人員的供給 新加坡公司較不憂慮技術人員的供給,只有14%認為是營業發展的重要限定因素,相對于東亞的31%和全球的28%。官榮堂指出,這是由于新加坡當局致力為人民提供培訓機會及它的外來人才政策。 但是,也由于如許,他指出,新加坡公司在對待員工方面有待追上世界。調查報告今年的一個新課題便是公司的員工策略。調查表現,只有16%的新加坡商家今年將更關注吸引和留住重要的員工,這遠比全球的44%低。 報告發現一個“非?!闭飨?,新加坡公司并不看重發展有競爭力的薪金制度(只有25%的公司認為緊張),在環球水平,這卻被列為五大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策略之一(67%公司認為緊張)。他說:“這或許與我們的全國工資理事會(NWC)有關,理事會的建議很多公司都樂于接受?!? 另一個新課題是中國經濟的崛起對亞太商家的影響。調查發現,香港、新加坡和澳洲曩昔兩三年由于中國經濟崛起得到最大的益處,生意增長的公司遠比生意削減的多,臺灣得到的益處則相對的少。香港和新加坡是由于傳統上與中國的聯系,澳洲則有很多資源,臺灣由于電子業受影響而益處不大。 調查發現,雖然在中國有營業的新加坡公司比率為21%,與臺灣同排第二(遠在香港71%之后),但透露表現在考慮到中國設立營業的新加坡公司只有5%,香港、臺灣和日本各有10%、22%和18%。 共有24個國家的6300個自力中型企業接受這個環球調查,其中1900個在亞太區。官榮堂吐露,中國商家明年將包括在調查里面。 ?。ㄐ畔碓矗厚v新加坡經商參處子站)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