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油價格飆升 空調業向左向右照舊向前
伊拉克戰爭爆發以后,國際原油價格一起飆升,帶動大部分產品原材料也跟著漲價。一貫企盼市場價格“復蘇”的空調業,能否借此機會“咸魚翻身”? 已經風俗于年年看跌的消耗者,恐怕對此不敢茍同。漲,意味著風險;降,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向左走?向右走? 左邊:成本預計再漲10% 邇來,國際石油價格一起攀升,帶動了以能源消費為主的空調原材料賡續漲價,這給原本就已經競爭過于激烈的空調行業帶來了更大的壓力。 據業內人士介紹,以鋼材、塑料為代表的關鍵性原材料成本至少占空調整機成本的1/3,而連年賡續的價格戰已經使部分空調企業的毛利潤降低至1%-5%。為此,有較強實力的空調企業選擇了走高端路線,以技術保持利潤空間。 據了解,在空調的原材料中,最讓廠家承受不了的是國內鋼鐵價格的攀升。進入10月份以來,全國鋼材價格出現周全上漲態勢,最高漲幅達到30%,這對“用鋼大戶”家電企業來說,成本至少進步10%。 原材料的上漲,加之國家宏觀調控、銀根緊縮等一系列外部環境的轉變,同時行業競爭過于激烈導致產品價格一起走低,很多抗風險能力稍差的空調品牌已經被迫選擇退出,其中包括萬家樂、小鴨、威力、光大、天元等國內品牌。同時,像伊萊克斯、涼宇、雙鹿、波樂、德貝里克等一些國外品牌也已經或退出中國市場或改做零配件。 伴隨著中國空調行業的賡續洗牌,空調行業的品牌格局也有了一些轉變。分外是外銷市場的急速成長,打破了歷來以內銷順序為主導的品牌格局。志高、TCL等一批新興品牌借助外銷,敏捷上升,已經躋身于行業前列。 右邊:整機價格陷入泥淖 一樣平常情況下,產品成本的上漲必然帶動價格上揚,但這條規律在空調業卻屢屢失效。最顯明的例子就是去年和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得特別很是厲害,但空調價格卻只降不漲。 造成這個近況的因素有許多,其中最緊張的一點,就是近年來國內空調業資源整合的幅度很大,包括擴建生產基地、打造優化販賣渠道等。行使這一體例,空調廠家可以消化部分成本壓力,保持市場價格的穩固及增長克制競爭對手。 2005冷凍年,這種資源整合的趨勢更加顯明,因此,廠家早已對整機價格定位在穩中有降的基調。 另一方面,從渠道來看,無論是國美、蘇寧,照舊品牌代理商,都同等認為,廠家消化吸取一部分壓力后,渠道商沒有理由上調價格。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沒有調整價格的跡象。 雖然市場上有一些漲價的呼聲,但據國美電器的有關人士分析,這只是廠家炒作的手段之一,究竟會不會漲還得取決于市場?!澳貌孰妼擂蔚箅y比就能看出,眾所周知,彩電成本近幾年一向在上漲,但彩電的價格卻還一起走低。這是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目前,彩電產品的同質化程度相稱高,廠家的生產能力遠宏大于市場需求。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削減庫存壓力,企業就不得不頻頻降價以保住市場份額??照{業如今的境況也差不多?!?br> 業內人士認為,雖然2005年空調上游的價格漲幅很大,但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前提下,廠商都不會輕易離開“軌道”,把本身置于不利局勢。 前邊:新產品新技術才是出路 激烈的市場競爭、生產成本的上升使廠家的壓力增大,如何沖出重圍,霸占一席之地? 業內資深專家透露表現,在消耗者對價格關注度相稱敏感的今天,通過提價來維持市場份額已不可能。廠家只有通過技術革新,開發高端新產品來填補中低端產品失去的利潤,智能、變頻等新技術將成為廠家的主打。 “隨著消耗者的購買生理越來越理性,廠家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加上賣場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電產品的價格正漸漸趨于合理。即使部分產品會因漲價而微調,但團體家電產品價格普調的可能性不大?!币晃磺郎谭治龅?。 看來,原材料上漲并無法從根本上對家電行業產生影響,而家電企業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進行新技術的開發、產品的創新才是上策。 (消耗日報)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