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債會“倒逼” 企業做大做強
近期,浙商銀行成功參與了幾單溫州企業的債券發行工作,如溫州首單中小企業薈萃票據——“樂清市2012年度第一期中小企業薈萃票據”。在探索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個征象,盡管“歷史遺留題目,財務不清晰,主業不凸起,相互擔保題目”等諸多題目把部分中小企業擋在了發行債券的大門之外,但溫州吻合發行債券的民營中小企業仍然不少。實際情況是,不少中小企業存在畏難情緒,認為發行債券是件很麻煩的事情,不樂意去做;有的中小企業則“眼光過高”,盼望一步到位,能很快上市發行股票。 事實上,債券的品種繁多,不同的品種對企業的要求也不一樣。對于絕大多數的浙江民營中小企業來說,可以先從簡單的、準入門檻相對低一點的債券品種入手,如浙交所的私募債、區域集優融資、中小企業私募債等。通過發債來融資,短期看,與銀行貸款的成原形比可能沒什么上風。但它的上風在于“永續性”,長期地發行,可以更好地鎖定企業的融資成本。 其實企業發債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只是為了融資。通過發行債券,更是中小企業做大做強的“試金石”。由于各種債券對企業均提出了許多的要求,只有吻合條件的,才能成功地在資本市場上露臉。若能成功發行債券,不僅檢驗了企業的“含金量”,更可以在資本市場上留下本身的身影,提拔企業的著名度和美譽度,從而為企業的上市做預備。 我國債券市場的容量很大,但民企發債金額占比不高。浙江民企想獲得更多的蛋糕,打鐵還須“自身硬”,如每個企業都想著去發債,會“倒逼”企業在各方面做得更出色,走上做大做強。從這個角度來說,不管能不能最終成功發行債券,這個努力的過程,就是對企業綜合素質提拔的最大幫助。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