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幾年中價位衛陶產品將成主力軍
隨著房地產行業的蓬勃發展,陶瓷企業賡續整合,新的衛生陶瓷企業賡續出現,使得整個行業的販賣量漸漸穩步攀升。根據漢彬洲咨詢公司的研究報告,國內衛生陶瓷的總銷量已經從2002年的3,700萬件上升到了2004年的4,200萬件,年平均增加速度為8%左右。與此同時,中國已經發展成為衛生陶瓷出口大國,衛生陶瓷的出口量以每年超過70%的速度增加,從2001年的600余萬件增加到了2004年的接近3,000萬件。 國內和國際販賣的雙增加讓衛生陶瓷企業都嘗到了長處,然而,伴隨著產能的擴大和消耗者的成熟度日益進步,目前衛生陶瓷企業間的競爭也帶來了一些顯明的轉變。 首先是中價位的產品將漸漸成為主力軍。在2002年,整個中國衛生陶瓷行業仍然以低價位的產品線為主,貢獻了超過50%的販賣量;到了2004年中價位產品的持續增加成為了行業增加引擎,整個中價位產品線已經占到了38%的銷量,高于2002年35%的市場份額。預計中價位產品的份額增加將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并會在2年內庖代低價位產品成為市場份額最大的產品線。中價位的產品線增加說明通俗消耗者在產品價格以外對品牌、質量、造型以及產品差異化的特點開始更加關注。 其次是市場份額的整合度在增強。在曩昔幾年中,雖然出現了不少新的衛生陶瓷品牌,但是他們大多體現不佳,重要的市場份額仍然是由各大著名品牌的衛生陶瓷企業所霸占,而且幾個大品牌所占的市場份額仍在上升。以坐便器為例,在2002年,前八家生產廠家(TOTO,科勒,樂家,和成,惠達等)在國內統共生產了288萬套,占團體行業坐便器產量的30%左右;而到了2004年,產量最大的8家企業共生產了670萬套坐便器,已經占到了整個行業坐便器產量的48%。這說明整個行業的競爭開始從分散無序階段漸漸過渡到了強勢品牌與弱勢品牌的競爭,市場上品牌的力量已經凸現。 另一方面,強勁的出口勢頭將影響出口企業的利潤水平。出口量的增加刺激了各廠家擴大產能,而產能的增長將最終導致產能的剩余,將給境外采購商帶來很強的會商能力,使得出口價格賡續降落,這已經在曩昔幾年的市場競爭中得到表現。到2004年平均每件出口衛生陶瓷的單價已經降落到了11.55美元/件,低于2001年的12.99美元/件的 平,降落幅度超過10%。這意味著浩繁良好的衛生陶瓷出口生產企業已經不能夠像幾年前那樣賺取相對豐厚的利潤。隨著各個廠家生產規模的持續擴大,預計在將來的幾年中出口產品的單價將進一步下滑,加之人民幣的升值風險,出口企業想要維持一個穩固的利潤水平將很困難.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