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WTO的確改變了中國
中國入世五年的成績至少可以打到95分,之所以說打95分而非滿分,“這5分正是扣在知識產權的執法上”。 入世五年來,中國以相稱鎮靜的心態妥當地與WTO接軌,評析這五年的軌跡并非易事,其中由表及里連續串的轉變,生動上演著“WTO改變中國”。 “總的說來,中國的成績是A+”,WTO總干事拉米給中國入世五年的體現打出高分?!澳軌虻玫竭@個分數,是由于我們嚴酷、有用地實行了入世承諾”。 在商務部研究院外資部主任金伯生看來,所謂“嚴酷”,是指中國嚴酷按照時間表履行了入世承諾,而“有用”則是由于WTO自己不具有法律效應,為配合入世,中國清理、修訂、廢除了2000多件與WTO規則相沖突的法律、法規及各種紅頭文件,有用地實現了國內法律法規的配套。五年的歷程,中國用本身的實踐樹立了一個“重承諾、負責任、守名譽”的大國形象。 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WTO研究院院長張漢林教授看來,中國入世五年的成績至少可以打到95分。 之所以說打95分而非滿分,“這5分正是扣在知識產權的執法上”,張漢林認為,知識產權珍愛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稱,超前或滯后都不正常,應客觀熟悉。因為歷史緣故原由,個別地方、企業、小我對知識產權珍愛熟悉尚不到位。但縱向看知識產權題目,比曩昔有了很大提高,在WTO成員國中,中國的知識產權珍愛,無論立法照舊執法都不算差的。因此,他認為,發達國家應給中國肯定支撐和鼓勵,要有肯定耐心。 這五年來,中國也在分享著WTO的“經濟盈利”,成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這從入世后全線飄紅的宏觀經濟可見一斑。GDP從2001年的約1.3萬億美元增加到了2005年的約2.2萬億美元,年均增加9.5%,出口總量從2001年的2000多億元增至今年的8000多億元,翻了兩番,貨物、服務出口增加速度都維持在20%左右,外商直接投資一向保持在600多億美元的規模。 同時,中國開放是互惠互利的,在出口增加的同時,2001年至2006年中國的貨物進口平均增加22%至23%,服務進口的增速也維持在20%以上,均位居世界第一。同時,進口份額活著界進口中所占比重也急劇上升,貨物進口比重超過了9%,服務進口比重在6%左右。中國進口的增加帶動了世界經濟,分外是WTO成員經濟的發展。 這意味著中國在更大程度地融入經濟全球化、融入WTO系統的過程中,綜合國力賡續加強,活著界經濟貿易中的影響力也賡續提拔。張漢林如是說。 在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看來,入世對中國經濟影響類似于1978年改革開放?!叭胧雷屩袊瓉砹说诙伍_放,意味著中國的開放進入了新的階段”,他將WTO形容為一個平臺,代表著在肯定規則下的透明、規范的市場。踏入了這個平臺之后,我國的開放由在肯定范圍、肯定領域內有限的局部開放變化為全方位多條理開放,由政策性的開放變為法律框架下可預見的開放,由單方的自我開放變化為與WTO成員間雙方的、相互的開放。 而更為緊張的是入世對中國改革的外在推動。金伯生透露表現,從我國發展的歷程來看,越是開放,改革就越是深化?!叭胧篮?,可以感受到這種轉變,例如立法聽證、征求意見的范圍不僅僅是與國際經貿相干的法律法規,國內法律法規甚至部門規章的制訂,也都更為廣泛地征求社會意見并加以完美”,金伯生認為,入世實現了以開放促改革,促進了市場經濟體系體例的完美,推動了當局改革。 宋泓分析說,加入WTO意味著建立吻合國際規范的市場經濟體系體例已不單是中國本身的事情,而且是一個對國際社會的端莊承諾,這也成為了國內改革的催化劑。 國內法律法規的配套、政策透明度的加強、當局辦事服從的進步、當局公共服務意識的變化,可以說,入世五年,為中國改革注入了一股內生推動力,中國當局堅定地走上了法治當局的道路。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