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論機械工業“十一五”企業管剃頭展規劃
《機電商報》:本世紀前20年是我國發展的緊張戰略機遇期,而“十一五”又是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目前,《機械工業“十一五”企業管剃頭展規劃》(討論稿)正在撰寫階段,請問“十一五”期間,我國機械工業企業在管理工作中肩負著怎樣的歷史重任?徐家富:“十一五”期間,機械工業企業的改革與發展,要按照國家關于市場經濟、民主法制、先輩文化、協調社會“四位一體”的總體改革發展方略向前推進,其重要義務是:按照新《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要求,繼承建立和完美當代企業制度,大力推進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造,賡續完美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保障企業的規范運作和有用管理;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撐和指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消弭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各種體系體例性停滯,使廣大民營企業與公有制企業在一個公平的平臺上競爭發展;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增強企業技術研發能力的建設,積極開展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跟蹤創新,尤其要正視引進技術的消化吸取再創新,賡續推動自立創新能力的提拔,加快產業和產品的升級優化;緊緊圍繞機械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的目標和要求,認真制訂本地區、本企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實施有用的風險提防機制和積極妥當的企業發展戰略;大力變化經濟增加體例,進步資源行使率,建立以生態循環經濟為緊張特性的發展模式,創建節約型和環境友愛型企業;加快融入國際貿易系統,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賡續加強企業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發展的能力;在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先輩技術裝備和成套設備的過程中,培育和形成一批擁有自立知識產權和著名品牌、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上風裝備制造企業,更好地發揮機械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作用?!稒C電商報》:請您回顧和總結一下,“十五”期間,我國的機械工業企業在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績?徐家富:“十五”期間,機械行業大多數企業的各級管理人員的當代管理意識和管理創新意識普遍加強,涌現出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先輩典型和管理經驗,為推動廣大企業深化改革、轉換機制、增強管理、苦練內功,起到了積極作用;截止到2004年底,在全國機械工業總產值中,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占17%,三資企業占36%,民營企業占47%,全行業的所有制結構已發生龐大轉變;國企改革進一步深化,推進產權多元化、建立當代企業制度的工作有所發展;多數企業看重建立風險提防機制,產品、產業由同質化漸漸轉向差異化,由單一結構向產業兩端延長,積極應對國內市場國際化的發展趨勢;很多企業加快產品、投資和組織結構調整,由尋求利潤最大化向企業周全和諧可持續發展變化,等等。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