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增強行業協會建設 應對國際貿易爭端
面對世界各國風起云涌的推銷與反推銷訴訟的嚴厲形勢,因為起到和諧作用的行業協會建設落后,長三角本因由當局、行業協會、企業組成反推銷系統失去了緊張的一環,使得長三角在應對國際貿易爭端時事倍功半,對此專家指出,加快建設行業協會,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使之成為應對貿易糾紛的緊張民間力量。 長三角成貿易糾紛重災區,小拇指表現大力量 2004年,長三角對外貿易首次超越珠三角,其中出口總額2083億美元,占全國出口總額的35.1%。但同時長三角也成為了國外對華反推銷的重災區。 自2002年至今年8月,浙江省遭遇各類國際貿易糾紛116起,直接涉案金額超過28.22億美元,分別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上海市質監局最新統計,2002年上海受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的損失超過10億美元,2003年近20億美元;而作為紡織品出品重地的長三角,在后配額時代仍然膽戰心驚,歐美的特保調查和反推銷大棒猶如懸在頭頂之劍,隨時可能來襲。 面對如此嚴厲的形勢,除當局、企業積極應對,作為社會的第三種力量之一,正在蓬勃鼓起的行業協會在面對國際貿易糾紛中展露出了非凡的力量。 假如沒有行業協會的介入,根本不會有今天的效果。江蘇省紫菜協會會長端木怡燕在接受采訪時仍粉飾不住心里的愉快。 端木怡燕介紹說,江蘇是國內聞名的紫菜生產省份,條斑紫菜年產22億張,占全國產量的98%,相稱日本、韓國產量的總和,其中80%以上是用于出口。但是長期以來,作為世界上紫菜消耗第一大國的日本,中國的紫菜份額卻幾乎是零,緣故原由是日本只把韓國作為它唯一進口配額國,把中國排斥在外,這顯失貿易公平,帶有顯明的歧視性政策。今年2月,經過紫菜協會的努力,通過多輪磋商,終于迫使日本作出讓步,日本經濟產業省正式公布取消紫菜進口國限制為韓國的做法。中國紫菜第一次有了出口日本的正式身份,贏得了中國入世第一訴的勝利。 除紫菜協會成功應訴外,不久前,浙江寧波市和溫州市的打火機行業協會配合國家商務部、國家質檢總局等組成代表團,經過前期大量的工作,使得歐盟委員會臨時擱置了歐盟關于打火機設置安全裝配法案的實施,成功珍愛了打火機廠商的利益,這是我國行業協會聯合起來,在應對國際貿易糾紛中一個特別很是成功的案例。 但如許的案例在長三角乃至全國都太少,我國行使行業協會應對國際貿易糾紛的工作太落后了。上海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孫東方在不久前結束的長三角首屆民間組織合作交流會上感觸地說。 據統計,目前長三角共有省(市)級行業協會559家,其中江蘇179家,浙江197家,上海183家。這些行業協會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與長三角目前的經濟地位相比,行業協會無論是從數量照舊質量來說,還遠遠無法知足實際的必要 小當局,大社會,行業協會更應成主角 孫東方認為,行業協會對和諧能力與當局的行政干預相比,每每更為高效,更為有效,比如在出口產品價格方面,行業協會可自動出面和諧其所在行業的產品價格,確定最低限價,在維護國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合理價格的前提下,從而避免企業間競相壓價或不當的低價販賣戰略而引起進口國的反推銷訴訟。 對此,江蘇紫菜行業協會會長端木怡燕深有體驗:江蘇紫菜加工企業數百家,近年來隨著產量的增長,加上沒有打通日本市場等因素,企業之間競相壓價,價格從原來的每張0.4元,跌到了不到1毛錢,整個市場十分紊亂。協會成立后,立即在紫菜生產較為集中的連云港、啟動等地,建立了4個紫菜交易大市場,同一進行管理。目前紫菜企業進場率達到了80%,交易額近3億元。價格也從原來的每張0.18元上漲到0.37元,翻了一倍。 此外,行業協會還可以作為反推銷申訴中的提訴人,幫助企業反推銷應訴。孫東方說,在歐美等地,行業協會是提起反推銷訴訟和反推銷應訴的現實重要組織者。美國的行業協會組織居然達到了1.8萬多個。絕大多數美國企業都參加不同的行業協會,有的企業根據自身情況則參加幾個不同類型的行業協會。有的協會規模重大,會員浩繁,例如美國大豆協會甚至在海外設有多個辦事處,包括北京、上海等地,他們有專人研究世界各國的市場,每周都要發布信息,給其會員提供便利;有的協會,會員很少,例如美國小麥面筋協會,只有兩家會員企業,協會也只為這兩家企業服務。美國每年提起的反推銷訴訟高達300多起,其組織者幾乎悉數由行業協會或者商會充當,這些協會像警犬一樣密切監測市場,一旦嗅到某種進口商品的推銷傾向,馬上就會向商務部提起申請。在中美兩國之間發生的數起聞名貿易摩擦中,例如彩電、鋼材、胸罩等事件,都能看到美國行業協會的蹤跡。 與之相比,我國以及長三角的行業協會目前仍然處于混沌狀況。在自動提起反推銷調查申請方面,幾乎都以企業為主。很多涉案企業不知道如何應對反推銷案,無處咨詢、求助;多數企業面對涉案的難度和要支出的偉大代價后選擇了不應訴,于是許多商品被加征了昂貴的反推銷稅,因為無利可圖,于是便制止出口,眼睜睜失去了市場。即使了解規則,企業參與應訴,但是漫長的應訴期,很可能將企業拖得筋疲力盡。例如,1998年,美國對中國36家蘑菇出口企業進行反推銷調查,只有吉邦公司等兩家企業應訴,歷時4年,從連應訴對象都沒搞清楚,到終于勝訴,公司支出了偉大代價,僅律師費就花了300萬元,其蒔植基地在勝訴之后與關稅一樣都降為零,公司一度舉債,只好再自力更生。 天賦不足,后天不良,行業協會發展急需改革 針對目前長三角行業協會數量不足,功能不強的近況,專家指出,因為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交短并在賡續規范中,現行的行業協會絕大部分是依托當局主管部門,還被設置為當局部門分流人員的過渡組織,具有濃烈的行政色彩,被稱為二當局,這就導致行業協會天賦不足。同時因為缺乏法律支撐和規范,這又導致行業協會發展后天營養不良,目前的近況必須改變。 民間性的企業是不怎么看紅頭文件的,而更注重你能給它提供什么上服務。端木怡燕說,市場經濟越活躍,協會就越有它的作用空間。關鍵是要有作為,要有新的服務理念。協會就要做那些當局部門或企業自身管不好或做不了的事情。比如,目前正是紫菜的育苗期,企業特別很是必要這類信息,那么協會就聯合海產品研究所的專家,通過手機短信的體例向企業及時發布有效的育苗信息,企業特別很是迎接。而這些工作都是單個企業做不了的事情。再比如,質量題目,光靠當局督促檢查還不行,行業自律很緊張,協會出臺了增強紫菜產品質量的相干引導意見,在企業中就很有影響。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郁建興指出,行業協會要離別目前的二當局地位,作為當局部門首先要明確行業協會應該是行業性中心組織,是溝通連接當局和會員之間聯系的橋梁和紐帶,其重要功能是代表本行業的利益,重要的職責是為會員提供服務、維護會員正當權益、和諧會員之間的關系,并且成為當局的某種助手。其次必須加快立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力培育和發展中介組織是社會提高的體現,是當局變化職能,實現小當局、大社會的社會化管理模式的必要。盡管目前很多地方制訂和發布了促進行業協會的地方法規,但至今還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商會法或行業協會法從立法上規定商會、行業協會的地位、職能、管理制度等,因此應該加快制訂商會法或行業協會法,從而使協會和商會的運作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軌道。 端木怡燕說:長三角地區協會組織理應走得更快一些,另外隨著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協會一體話建設也會提速,能夠解決一些因行政壁壘帶來的市場分割或重復建設題目。毫無疑問,在長三角地區,跨區域性的中介組織即將成為一個新的區域性要素,加快其他市場要素間的融合和成長。 郁建興認為,去年年初,國務院發布了被稱為非公經濟36條《關于鼓勵支撐和指導個體私營等非公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其中第14條大力發展社會中介服務中提出要按照市場化原則,規范和發展各類行業協會。這無疑對以后行業協會和商會的發展提供了政策依據,雖然目前還缺乏詳細措施,但中介組織的作用已經得到了中間的充分一定,信賴行業協會會有一個快的飛躍。(來源: 新華網 作者: 裘立華、郭奔勝、潘清 )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