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維憑什么 破解四維衛浴不敗之謎
記者:既然中國的陶瓷業已經是內憂外禍,在這個行業的任何行為都充滿了風險,那四維瓷業于2000年和2002年先后進行了90萬件和120萬件兩項龐大技改,2001年還實施了對湖南建陶的兼并重組,新增衛生陶瓷產能300萬件,總產量達450萬件。四維憑什么敢如許逆勢而動呢? 陳宗云:從1992年四維瓷業第一條生產線點火至今我們堅持技術革新和技改強大規模幾乎從未制止過?!安桓慵几氖堑人?,搞了技改是找死”,這是很多企業沒有走出的兩難選擇,但四維瓷業卻通過延續多年的技術改造,漸漸做大做強。我們在技改中總結出了本身的一套“技改理論”:技改要保證“兩低”。首先是低投入,搞一個技改項目,單位建設成本要低;其次是低成本運行,即在技改完成以后,生產運行成本要低。這就要求你的核心技術、產量質量、合格率等方面都要有保障。四維瓷業的每一項技改工程都要用這“兩低”標準進行反復、精密的論證。 從1992年3月的第一條36萬件生產線開始,四維瓷業相繼進行了50萬件、60萬件、90萬件、120萬件,湖南四維100萬件技改工程,集團生產規模達到年產450萬件的超大規模,躍居國內前列。四維瓷業的技改工程不是簡單的量的提拔,我們的每一次技改都伴隨著技術的提高和產品質量的進步。剛剛完工的四維瓷業120萬件技改工程的衛生陶瓷流水線工藝,技術水平處于世界領先。 因為四維瓷業地處西南重慶,這里有著雄厚的自然氣資源。在廣東、唐山等地的陶瓷企業為油價的波動而大傷腦筋的時候,四維瓷業的自然氣依然烈火熊熊,且燒出的產品更加精良。在營銷網絡方面,經過10多年的發展,四維已在全國建立起了重大的販賣系統,他們互為依托,共興共榮,緊密地合作在一路,成為四維瓷業霸占市場、擊敗競爭對手的緊張武器。 由此可見,四維敢于逆勢而動,并非頭腦發熱,而是充分經營自身上風,力爭一枝獨秀! 記者:我們都說外國品牌的紛紛涌入是“狼來了”,而四維偏偏在“狼”的老家,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以每年超過100%的速度,實現了出口貿易的猛增。從2000年的130萬美金,到2001年的500多萬美金,躍升到2002年的1500多萬美金,2003年仍然保持了較快的增加勢頭。四維憑什么? 陳宗云:國際性的產業分工給中國的陶瓷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四維瓷業牢牢地把握住了這一機遇。因為勞動力成本、能源、環保等因素,目前陶瓷工業在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受到相干法規和稅收政策的嚴酷監管,同時因為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在陶瓷制造水平上的明顯進步和廉價的制造成本,從而大大地吸引了國際資本到中國來投資建廠,或者以“貼牌生產(OEM)”的體例到中國加工。這就為中國的陶瓷企業提供了一個偉大的發展機遇,四維瓷業憑借本身在規模、質量、技術等方面的上風,天然成為國際買家的首選。如今已有歐美等多家國際著名品牌與四維瓷業合作。分外緊張的一點是,四維在國際市場上并沒有摒棄品牌建設,目前swell商標已在俄羅斯、中東等一些國家有了很強的吸引力,那里的商家每年在四維的訂貨量也在漸漸加大。 記者:有衛浴界的勞斯萊斯之稱的Duravit,一貫以嚴謹、苛刻、“死板”而著稱的德國人,他們在亞洲的第一家合資公司的合作伙伴偏偏選中四維,憑什么? 陳宗云:我們與Duravit的合作是特別很是有誠意的,會商也是互相尊重和平等的,雙方的合作是上風互補,互惠互利。當時,其他國際聞名的潔具制造商曾經也找四維談過合作的事宜,但他們太傲慢,不是以一種平等協商的姿態與我們合作,那四維人是絕對不贊成的。 其實,四維與Duravit的合作也不是一帆風順的。Duravit董事長庫克老師曾先后兩次親自率團隊到四維瓷業考察,我也親自率團多次赴德國Duravit會商。 信息來源:陶瓷周刊 張世洪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