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瞄準新投資機會 民企排隊叩典當行門
《典當管理辦法》實施,浙商瞄準新投資機會 于2005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新《典當管理辦法》,已引起了業內人士的密切關注。進步市場準入門檻,增強典當營業資產比例管理、簡化事前審批程序等,這一旨在進一步規范典當市場、進步行業社會地位的種種措施,在很多活躍民企看來也傳遞出另一種旌旗燈號:市場更加有序,等待他們的將是又一個投資機會。 4月1日上午,走進杭州市貿易局特種行業管理處的辦公室,有關工作人員正忙著處理典當行審報材料,厚厚的一疊,大約有二三十份。每年的典當行申報審批時間又到了,在浩繁申報企業中選出幾家,再保舉到浙江省經貿委,然后上報國家商務部,這些程序是該處嚴把的第一道審核關。 一份份預備細致的申報資料,依靠著民營企業厚厚的期望。這些排隊等候的企業中,有許多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民營大企業集團,如杭州一家著名的房地產公司、做飲料起家的一家民企集團,還有一家是做汽配起家的民營企業,等等?!霸S多民企都旗鼓相稱,到底保舉哪家,這確實是個棘手的題目?!泵β抵?,有關工作人員這么向記者坦言。 因為典當行目前執行審批制,有限的名額下許多企業常常是白白忙碌。比如杭州,每年的新增名額只有1~2家,許多企業苦苦候來的每每是失望。盡管如此,民企的申報熱度卻越來越高,分外是2001年8月《典當行管理辦法》出臺后,關閉5年之久的典當業大門重新開啟,接下來的第二年,申請開辦典當的民營企業就有100多家,但最終只批了2家?!霸S多民企就等在門外,盼望有一天能進入這個行業?!焙贾菔匈Q易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 而已經擠入典當行的民企,開始嘗到了開當鋪的長處。2002年,原先做化學、建材營業的杭州中財集團成立杭州首家民營典當行,率先在典當領域激起了一陣漣漪;開業后的一個多月,就放出60筆當金,總計700萬元,接近注冊資本2500萬元的30%的經業務績,讓中財嘗到了喝頭口水的滋味。就在那一年,西子、中路、元泰等也先后跨入典當行隊伍。目前杭州的11家典當行中,有9家均為民營控股。 2004年,杭州市典當行業又迎來了快速發展期。杭州轄區內11家典當企業和3家分支機構全年實現典當金額41.93億元,同比增加78.1%;利潤總額2975萬元,同比增加77%,或許正是在這些可觀效益的激蕩下,今年初,除了一向徜徉在門口等著進入的民企外,現有典當行又忙著增資擴股、開設分支機構--種種跡象,不難窺出民企在典當領域一展身手的雄心。(摘自中新浙江網閆玉清)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