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論壇跨國并購讓中國企業揚眉吐氣?
近日有媒體報道,同時在香港和深圳兩地上市的復興通信正在考慮收購西門子手機營業。盡管復興對外否認,西門子也未就此發表任何評論,不久前聯想、TCL和冠捷等一些企業相繼上演跨國并購,復興收購西門子好像也在情理之中。當我們為那些“揚眉吐氣” 式的兼并舉動大聲叫好時,是否應該更多地思考中國企業這種“一步到位”的跨國并購能走多遠?對基本無成功案例經驗借鑒中國企業來說,這種國際化嘗試有何利弊? 背景:跨國并購風聲水起 “2004年,中國在亞洲國家(除日本外)的總并購額中的比例僅占20%,但是,2005年后的將來數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并購圈中的緊張國家?!眹H著名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全球并購營業部主管馬克·夏弗今年1月20日在北京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表現。 此話并非空穴來風。去年12月8日,中國最大的PC廠商聯想集團斥資17.5億美元收購IBM小我電腦事業部,使國際舞臺上的中國企業日益受到各方矚目。假如交易成功,聯想將躋身世界第三大PC廠商之列,年收入有望達到120億美元。 聯想的跨國收購尚在余音繞梁,上汽集團與英國MG羅孚集團(MGRover)的計劃聯姻又開始沖擊人們的耳膜。早在去年11月,羅孚爭先公布,上汽集團已贊成向這家英國公司投資逾10億英鎊,收購其70%的股權。有關人士稱,上汽此舉如獲成功,則是中國企業繼TCL并購法國湯姆遜公司彩電營業、京東方并購韓國當代TFT營業、聯想集團并購IBM公司PC營業之后,又一例海外收購大案,收購將使上汽可以借助羅孚的經銷商網絡將本身的產品販賣歐洲。 中國企業系列跨國收購案例注解,隨著中國市場愈加開放和全球企業并購運動的進一步活躍,2005年中國企業將迎來跨國并購高潮,中國企業正在開啟其國際并購市場新時代。 中國企業的跨國并購交易近幾年才剛剛起步,曩昔4年間,已經出現了一些大型跨國并購交易。2004年,跨境交易總交易額約為390億美元左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剛剛完成的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研究報告表現,近年來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FDI)體例中,跨國并購和股權置換呈現增加勢頭,戰略性投資正在成為企業海外發展新的途徑。 英國市場調查機構一項近期調查也表現了這個趨勢:因為當局鼓勵企業向海外投資,因此中國企業往后向海外投資并購還會繼承擴大,2005年亞洲市場并購預計規模將比去年增加10%到15%,其中,中國企業將唱主角。 毋庸質疑,跨國并購后企業的規模是上去了,但是并購后的企業整合能否并進?最近在柏林舉行的2004年德中經濟峰會上,德國當局甚至對德國故意同中方進行兼并合作的企業提出“針砭箴規”,重要是從施耐德等收購案的失敗教訓中指出中國企業在進行兼并后整合和管理的能力仍十分有限。 跨國并購僅是擴張的開始,后續整合才是擴張成功的關鍵。時間和文化兩個層面上的偉大壓力,使得中國企業跨國并購整合的難度和挑釁空前偉大。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