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總額已突破萬億美元 中國距貿易強國有多遠
經歷三年外貿高速增加之后,二00五年中國是否會走出超常增加狀況而恢復平穩增加?在登上對外貿易萬億美元的臺階后,中國距離貿易強國又有多遠?最新一期《?望》雜志刊載《對外貿易:站在萬億美元臺階上》的文章,對此進行了分析。 文章說,二00四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突破一萬億美元大關,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對外貿易又邁上了新臺階。瞻望二00五年中國對外貿易,既具備穩固增加的基本條件,又存在影響增加的因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間外經部副部長趙晉平預計,二00五年后中國外貿的進口增幅有可能超過出口增幅,出口增速將會出現較為顯明的回落,全年保持百分之十到二十的較為平穩的增加速度的可能性比較大。而順差幅度將進一步縮小,貿易收支基本平衡,但不排除前半年個別月份出現小幅逆差的可能性??傮w上來看,預計二00五年的對外貿易將會進入一個平穩增加的階段。 但中國要從貿易大國發展成長為貿易強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趙晉平說,貿易強國至少要具備以下特點:第一,要具備肯定的貿易規模。第二,無論對本國經濟,照舊世界經濟來說,其貿易發展都是一個緊張的增加點,一個穩固的發展源泉。第三,從商品結構來看,出口商品應是產業鏈條中的高端產品,附加值比較高,有自立知識產權、自立品牌。 中國目前盡管具備了肯定的規模,但是與貿易強國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趙晉平說,中國的貿易規模盡管很大,卻是大進大出的體例,真正在國內增值的部分比較少,分外是加工貿易,國內采購率低,加工鏈條短,每每只是承擔了產品增值鏈條中附加價值較低的加工組裝環節,在國際分工系統中還處于較低條理。 而且,最能夠創造價值的那部分不在本身手里,設計、研發、品牌等都由外方掌握,大量的出口產品采用貼牌生產,或是委托加工的體例生產,真正能夠擁有自有品牌、自立知識產權的產品所占的比例甚至低于百分之二十。 另一方面,跨國公司的內部交易占了中國外貿的很大一部分,這種內貿易的體例,對于發展中國家打入國際市場上具有肯定的歷史作用,但若長期停頓在此是不行的,重要的市場、營銷渠道都掌握在外方手中,不利于在利益分配中占有有利地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員倪月菊指出,中國雖然已是出口大國,但出口產品以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在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中外資企業又起主導作用;中國在出口量上可與發達國家相比,而在出口產品結構上卻與很多發展中國家同構。因此,中國雖然已經進入貿易大國行列,但要發展成貿易強國尚需時日。(摘自中新社)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