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jdxx7"><ol id="jdxx7"></ol></video>

              <pre id="jdxx7"><ol id="jdxx7"></ol></pre>
                • logo
                •          
                    2004年 浙江外貿總額突破800億
                    時間:2017年12月25日信息來源: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點擊: 加入收藏 】【 字體:

                    2004年是我國加入WTO的第三年,是浙江省對外經濟發展的又一個豐收年。對外貿易總額繼上年突破600億美元大關的又突破800億美元,達到了852.3億美元,比上年增加38.8%,是自1998年以來延續第6年保持2位數的增加。其中出口581.6億美元,進口270.7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加39.8%和36.6%。實現貿易順差310.9億美元,再次超過廣東省,位居全國第一。浙江省國民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達到了62.7%,比上年進步8.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依存度達到42.8%,進步6.1個百分點。



                      吸取外資和對外投資合作也取得新進展。全年協議行使外資156.8億美元,現實行使外資97.5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加19.0%和28.6%。其中批準外商直接投資合同3824個,合同外資達到145.6億美元,外資現實到位66.8億美元,分別列全國第四位和第五位,分別增加20.8%和22.6%。全年批準境外投資企業378家,增加25.6%,總投資1.7億美元,增加73.5%;其中中方投資額1.5億美元,增加78.3%?!皟蓚€推動”[1]帶動出口19.6億美元,增加40.8%。



                      一、對外貿易發展勢頭強勁



                      因為國際經濟貿易形勢的好轉、人民幣匯率繼承保持穩固、出口產品競爭力加強、加入WTO的積極效應得到進一步釋放等因素影響,給浙江省對外貿易帶來了新的契機。2004年,浙江省對外貿易迎來了加入WTO后的又一個高速增加年,對外貿易總額增幅在2003年增加46.4%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8.8%,其中出口繼2003年增加41.5%后又增加了39.8%。對外貿易總額和出口總額分別突破800億美元和500億美元大關。加入WTO的3年里,浙江省對外貿易總額年均增幅達到了37.5%,其中出口總額年均增加36.3%。并于2003年達到了“十五”目標,比規劃目標年提前了2年多。



                      1、出口規模屢創新高,進口規?;痉€固。從全年各月的出口情況看,下半年月平均出口額達到了54.7億美元,比上半年月平均出口額多12.4億美元,增長了29.3%。其中11月份出口58.1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全年月進口規?;揪S持在22至25億美元左右,相稱于10年前浙江省全年的進口水平。



                      2、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帶來的積極效應開始展現,負面效應漸漸消化。自2004年1月1日起出口退稅政策調整之后,國家本著“舊帳要還,新帳不欠”的引導思想,加快清退老帳的進度,到12月尾已基本退清了曩昔欠下的老帳。企業回籠了大量資金,緩解了經營壓力,進步了出口的積極性。出口退稅率的調整也使得浙江省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進一步進步,由上年的34.4%、5.2%上升到37.3%、6.7%。同時,因為國際商品價格的上揚,大部分企業已經能夠適應和消化因為退稅率下調而導致的出口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調整的負面影響繼承削弱。



                      3、市場多元化程度進步,開拓拉美、東盟等新興出口市場成效明顯。全年對拉美、東盟地區出口金額分別達到32.6和35.4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加51.1%和59.5%,增幅位居其他地區前列,所占比重也有所進步。這說明浙江省出口企業在面對歐、美、日等傳統市場貿易壁壘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成功運用了市場轉移策略,市場多元化程度有所進步。自2004年5月1日起歐盟由原來的15國擴大到25國之后,愈加鞏固了為浙江省第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同時歐盟也是浙江省貿易順差最大的來源地。全年對歐盟、美國、日本出口分別達到138.6、112.6和61.2億美元,分別增加39.3%、40.1%和24.9%,對三大市場的貿易順差占總額的61.4%。



                      4、出口經營主體多元化更加顯明,私營企業出口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新《外貿法》的實施使得越來越多的民營企業加入到對外貿易的行列中來,各級外經貿主管部門也認真做好新《外貿法》實施后的銜接工作,采取多種手段,著力做好對新獲權企業的培育引導工作。截止12月尾,全省累計批準和備案的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1.8萬個,其中開展出口營業的內資企業9100多家,占獲權企業的50%,比全國平均高出10多個百分點。浙江省全年有出口實績的私營企業近7000個,出口額達到149.4億美元,比上年增加88.2%,已經占有全省出口1/4份額,首次超過國有企業,成為僅次于外商投資企業的出口主力;外資直接投資企業出口196.5億美元,增加50.6%;國有企業出口146.6億美元,增加10.2%。



                      5、加工貿易發展步伐加快,一樣平常貿易出口仍居全國首位。2004年出口退稅機制改革,加工貿易特有的退稅政策受到了各地當局的青睞,各地紛紛出臺了對加工貿易出口的獎勵政策,浙江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發展加快。全年加工貿易進出口額178.5億美元,增加58.5%,其中出口額112.3億美元,增加54.2%,連續了自2003年7月份開始的增加幅度超過一樣平常貿易的態勢,比重比上年進步了1.8個百分點。全年一樣平常貿易出口467.5億美元,繼承居全國首位,比上年增加36.8%。



                      6、出口增加實現了以輕紡產品為主向以機電產品為主的變化。全年機電產品出口217.1億美元,增加51.6%,比重從上年的34.4%上升到37.3%,對出口增加的貢獻率達44.6%,高出服裝、紡織品、鞋類3大類輕紡產品增加貢獻率16.9個百分點,其中筆記本電腦、汽車零件、集裝箱等分別增加2.0、1.2和6.2倍;高新技術產品出口38.7億美元,在全國的位次由上年的第八位上升到第七位,增加79.7%。紡織品和服裝出口總值超過廣東省位居全國第一,其中服裝出口突破百億美元,達到107.6億美元,增加17.8%;在工業品出口快速增加的同時,農產品(資訊行情論壇)出口也穩步增加,出口22.4億美元(其中WTO統計口徑為12.6億美元),增加25.7%,增幅比上年有所進步。2004年浙江省還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對企業出口品牌給予肯定的扶持政策,向商務部申報“中國名牌出口商品”數量超過100個,居全國第一。



                      與此同時,化工質料、銅、制品油等浙江省短缺資源性產品進口顯明增長。全年進口對苯二甲酸15.5億美元,初級外形塑料15.7億美元,分別增加76.5%和45.4%。進口制品油和廢銅分別增加47.2%和99.7%。另外,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影響,2004年全省進口鋼材19.3億美元,比上年降落9.6%。



                      二、行使外資平穩增加



                      2004年,國家有用控制鋼鐵、化工、水泥、紡織等過熱行業的發展,并通過行政手段對這些行業的投資執行嚴酷的市場準入管理,同時對開發區和投資用地管理也進行了清理和壓縮。受這些因素影響,浙江省行使外資從開局的高速增加到3月份開始合同外資增勢逐月趨緩,其中8月、10月出現負增加。全年行使外商直接投資平穩增加,合同外資和現實外資分別增加20.8%和22.6%,增幅分別比上年回落56.7和49.8個百分點。截至2004年底,全省累計共批外商投資企業32279個,投資總額1215.3億美元,合同外資金額628.8億美元,現實使用外資290億美元。



                      1、投資規模擴大。在水、電、資金分外是地皮等生產要素緊缺的情況下,各級主管部門調整結構,放棄高能耗、低產出的外資項目,轉而吸取投資密度高、技術含量高、占用資源少、調整產業結構急需的外資項目。全年平均外資規模達到380.8萬美元,比上年增加40.4%,其中新批外商獨資企業2114個,合同外資105.8億美元,分別占總數的55.3%和72.7%,平均單個項目外資規模達到了500.6萬美元,比總平均高三成以上。新批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837個,比上年增長56個,投資總額215.2億美元,合同外資104.6億美元,投資總額和合同外資分別比上年增加12.9%和35.0%,分別占總數的74.7%和71.8%。區域分布重要集中在寧波、杭州以及嘉興、紹興和湖州等交通便捷的地方。據初步統計,截至2004年底,已有63家世界500強企業來浙江省投資興辦了170個外商投資企業,比上年底增長了23個。



                      2、行業投向仍以第二產業為主,第三產業增勢喜人,高技術產業領域行使外資趨勢優秀。全年第二產業吸取合同外資121.3億美元,比上年增加18.9%,占總額的83.3%,其中醫藥制造業、機械業分別增加42.6%和70.7%;前幾年比較熱門的紡織及化工行業呈現降落趨勢,合同外資分別降落9.3%和29.4%。第三產業項目消費資源少,帶動效應大,但又是浙江省行使外資相對微弱的產業門類,因而成了2004年浙江省外資引進的重中之重。全年第三產業合同外資和現實外資分別增加33.8%和24.0%,比重分別進步1.5和0.1個百分點。其中商務服務業體現凸起,合同外資和現實外資分別增加1.0和2.4倍。全年新批準的外商直接投資項目中,高技術產業投資企業389個,合同外資23.3億美元,現實外資8.6億美元,分別占全省總數的10.2%、16.0%和12.9%,其中合同外資增加44.0%。



                      3、“以商引商”、民營“嫁接”和外資并購形成熱潮。2004年各地在鼓勵現有企業增資擴股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建立重點企業聯絡制,幫忙企業解決建設及生產經營中的題目和困難,加強外商在招商引資中的實際說服力,以及以審批代理服務站為平臺,組織專門力量對新報項目開展從立項到申領執照的全程投資服務工作,進步工作服從和質量,大大方便了投資者。全省全年合同外資增資26.2億美元,占總額的18.0%,比上年進步3.2個百分點。



                      民營企業“嫁接”外資,不僅有利于進步自身的競爭力,而且可以較少的資源占用引進外來資金,是集約用地招商引資的有用情勢。2004年民營企業投資的外商投資企業1718個,投資總額112.5億美元,合同外資38.5億美元,分別占非獨資企業總數的96.8%、89.5%和92.3%,其中私營企業投資785個,投資總額46.7億美元,合同外資18.4億美元,分別占非獨資企業總數的44.2%、37.2%和44.3%。最節省地皮資源的外資并購成了去年浙江省行使外資的一個新亮點,大大超過上年水平。如香港銀信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并購寧波市一家民營企業,設立了寧波福爾史特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總額達5000萬美元,重要經營筆記本電腦的制造和加工,是技術含量較高的外資并購項目。



                      4、港資仍居來浙投資之首,自由港投資增幅較大。CEPA的執行,極大地激發了港商來內地投資的熱情,全年香港來浙合同外資和現實外資分別為59.5和26.5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加25.4%和31.0%,分別占總數的40.8%和39.6%。因為政治緣故原由,很多臺資轉道維爾京群島、薩摩亞、開曼群島等自由港注冊后再來浙投資,全年來自維爾京群島、薩摩亞的合同外資增加68.0%,增幅比全省平均高47.2個百分點,占總數的17.0%,直接來自臺灣的合同外資則降落了39.1%;2004年來自美國的合同外資和現實外資分別增加22.9%和22.0%;日資增加5.6%;來自歐盟的合同外資降落了3.9%,現實外資則增加了19.5%。



                      三、對外經濟合作持續升溫



                      2004年,國家為了更好地促進“走出去”戰略的實施,采取了多種措施:一是大力推進對外投資便利化,下放了境外投資核準權限,簡化了有關手續,鼓勵各類所有制企業開展對外投資。二是制訂一系列緊張政策措施。如進一步完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發布制度,推動《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和《對外勞務合作管理條例》盡快出臺等。三是完美和落實相干鼓勵政策和措施,健全服務和支撐系統。四是充分行使高層互訪及多邊經貿聯系機制和磋商機制,支撐和推動各種類型大項目的簽約和實施,努力保障援外工作人員和外派勞務人員的安全,為“走出去”提供有力保障。通過努力,2004年浙江省的對外經濟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全年完成對外經濟合作業務額15.3億美元,比上年增加22.0%,總規模繼承在全國各省市區中保持第3位;新簽合同額16.8億美元,外派勞務9408人次,分別增加37.7%和5.0%。截至2004年底,全省境外投資企業累計達1760家,總投資額7.8億美元,其中中方投資6.0億美元。



                      境外投資大項目增多。2004年,浙江省境外投資的378家企業中,境外投資額1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達到30個,比上年增加57.9%,其中5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3個,增加2倍。



                      對外投資領域拓寬。2004年批準的由寧波寧興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3家公司共同投資300萬美元在美國關島投資設立的祥龍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第一個經商務部批準在境外開發房地產的公司。



                      依托品牌上風,設立境外營銷網絡取得肯定成效。近幾年來,品牌專營成為浙江省企業設立境外營銷網絡的一大亮點。如康奈集團發揮海外溫州人上風輸出品牌,已先后在法國、美國、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等10多個國家開設了37家專賣店和36家專賣柜。奧康集團也順利實現了與世界聞名鞋業意大利GEOX公司的強強合作,雙方共享營銷網絡,產品同臺競技借勢打造國際著名品牌,已在美國、馬來西亞、歐洲等國開設了15家奧康專賣店。溫州企業這種以品牌輸出的情勢,為浙江省企業打造國際著名品牌做出了榜樣,往后將會有更多更好地著名品牌走向國際市場。



                      民營企業成為境外投資的主力軍。2004年批準的境外投資項目中,由民營企業投資的項目362個,投資額1.5億美元,分別占總數的95.8%和90.1%。溫州、金華、臺州等私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市,所有的境外企業和機構均由國內私營企業投資設立。私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無疑將有力地促進浙江省外經貿的發展。



                      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能力進一步加強。一是有經業務績的外經公司賡續增多。全省有經業務績的外經公司、設計院達94家,比2003年又增長12家,占據經營權企業總數的70%。一些已獲得外經權的企業加快了走向國際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市場,積極開拓外經營業。二是承攬項目規模有所進步,在建工程項目中,合同額在500萬美元以上有29個。三是承攬項目的領域賡續擴展,建筑業,制造加工業、石油化工、電力水利、供排水、交通道路和漁業捕撈等已占主體,設計咨詢業等技術含量高的項目有所增長。四是承包的體例有所進步,浙江省外經企業從工程分包開始起步,發展到目前的自攬項目為主,總承包和帶資承包的項目也有所開始。五是援外隊伍賡續擴大。經商務部批準浙江省有救濟項目實施資格的企業21家,承攬了一批對外助助及我駐外使領館館舍項目。



                      四、2005年對外經濟形勢瞻望



                      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穩步發展,紡織品、鞋類配額的取消、進口平均關稅降落、國際商品價格的穩中趨升,國際資本對中國分外是長三角地區投資的熱情不減等有利因素,將進一步促進浙江省對外經濟規模的持續擴大。同時,歐盟新普惠制[2]的實施以及國家對紡織品采取從量計征出口關稅而引起的紡織品出口成本增長,資源等生產要素的制約導致引資成本持續上升,各重要出口市場針對中國產品設置的貿易壁壘以及貿易磨擦的日益增多等,也給今年浙江省對外經濟發展帶來壓力。



                      1、世界經濟好轉,世界貿易呈現出比較活躍的趨勢。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展望,2005年世界經濟增加率將保持在4%左右,比2004年的5%有所降落。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經濟瞻望(2005年)》報告指出,2004年世界經濟增加率(匯率法進行的匯總)為4%,平1984年創造的20年來紀錄,展望2005年和2006年均為3.2%;2004年全球貿易量增加10.2%,2005年和2006年全球貿易量增速將分別為8.4%和7.8%,2005年增速盡管比上年有所放緩,但與往年相比,增速仍較快。并展望2005年美國和日本經濟增加率分別為3.2%和1.8%,歐元區經濟增加率將從2004年的1.8%上升到2.1%。



                      2、中國經濟繼承保持優秀發展態勢。國家宏觀調控的預期目標得到初步實現,經濟運行中的不穩固、不健康因素得到遏制,全國經濟有望繼承保持平穩增加。權威機構展望2005年GDP增加率將有所回落,但仍可保持在8.5%左右。



                      3、紡織品被動配額周全取消,浙江省最大的出口市場歐盟也取消了對鞋類產品的配額限定,歐盟新普惠制的執行,對部分中國進口鞋類執行監控制,國家對紡織品采取從量計征出口關稅等,為浙江省傳統商品的出口帶來了機遇和挑釁。浙江省是我國和全球重要紡織品出口加工地之一,2004年紡織品出口占全國的20.7%,占全球約3.5%,取消配額將使浙江紡織品出口潛力進一步釋放。今年1月份浙江紡織品出口額達8.7億美元,為歷史第二高;服裝單月出口10.4億美元,為去年10月份以來的最高點,同比分別增加46.5%和34.1%,增幅分別高于去年同期15個百分點以上。從今年1月1日起歐盟已經取消了對鞋類產品的配額限定,這無疑有利于中國鞋類擴大對歐盟的出口。2004年浙江出口鞋子8億雙,比上年增加了24.7%,出口總額為20.0億美元,增加27.6%;絕對額居廣東、福建之后列全國第三。



                      另一方面,配額取消并不意味著摒棄貿易珍愛,目前我國已成為它國貿易援助措施的最大受害國,而浙江更是受害最緊張的地區之一。一些國家的反推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分外保障措施仍將在一段時間內成為制約浙江對外貿易的重要壁壘。如歐盟委員會今年2月10日公布,原定于7月1日起實施的歐盟新普惠制安排將提前至今年4月1日實施。以便使受到印度洋海嘯影響的國家早日受益。屆時,中國16大類50章產品將悉數從歐盟執行的普惠制待遇產品類別中被剔除,只剩下11大類44章產品繼承享受普惠制待遇。取消普惠制后,中國紡織品和服裝所繳納的關稅稅率將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出口成本驟升。另外國家自今年1月1日起,對外套、裙子等六大類出口紡織品148個服裝稅號采取從量計征出口關稅,這也增長了紡織品出口成本。



                      4、跨國公司對中國分外是長三角地區投資熱情不減,但資源制約使浙江省引資成本持續上升。據商務部《2005跨國公司在中國報告》調查效果表現,82%的跨國公司繼承擴大對華投資,無論是生產、販賣、技術開發的投資規模與速度,都在漸漸進步;35%的跨國公司已經處于投資預備階段,并計劃開展新一輪對華投資。有47%的公司的2005-2007年計劃投資地或理想投資地為長三角經濟圈(上海及其周遍地區),高居其他地區之首。這注解中國仍將是全球資本注入最活躍的地區,行使外資規模將進一步擴大。但是,能源、地皮和勞動力資源的短缺使得浙江行使外資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之勢長期存在,要進一步擴大引資規模難度加大。



                      此外,人民幣升值預期、出口退稅政策執行進一步微調等不確定因素也將影響今年浙江省對外經濟的發展。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認為,2005年浙江對外經濟將呈現穩步發展的態勢。預計全年對外貿易額增加25%,其中出口增加25%,現實行使外資增加10%。



                      [1]1999年初,浙江提出以“兩個推動”作為實施“走出去”的戰略工作重點?!皟蓚€推動”是:推動商品專業市場到境外設立分市場,有條件的企業到境外設立營銷網點,建立國際營銷網絡;推動上風產業到境外建立生產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



                      [2]普惠制是“普遍優惠制”的簡稱,是1968年由聯合國貿發大會倡議建立的。歐盟1971年建立普惠制,許可發展中國家的產品以低于正常關稅的稅率進入歐洲市場。(來源:國家統計局)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浙江省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玉環網站
                      首頁 協會簡介 協會章程 行業動態 產業預警 標準文本 標準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會信息 政策文件 資料下載 聯系我們 免费一级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_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不要_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

                        <video id="jdxx7"><ol id="jdxx7"></ol></video>

                                  <pre id="jdxx7"><ol id="jdxx7"></o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