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價上漲繃緊下流企業神經
虧損2.4個億--盡管2004年竣工量增長、交貨周期縮短,但因為原材料漲價所帶來的偉大成本壓力,一家上海地區在行業內頗有威望的國有造船企業在去年仍無法脫節虧損的命運。導致其虧損的主因乃是鋼材價格上漲。目前的情況是漲價趨勢還在繼承。 2005年春節過后,部分地區部分鋼材價格開始新一輪調整,一些下流產業的神經也開始嚴重起來。 春節之前,各品種鋼材曾有不同程度的價格調整,其中熱軋板卷有相對高一點的漲價,線材的價格調整不大;春節七天長假過后,冷板市場率先發力開始一輪上升行情,在初八開盤的第一個交易日,市場觀望心態還略有一些,而初九、初十市場價格已經漸漸明朗,除廣州市場維持節前穩固行情外,其它市場以華東、華北和西南市場為首,市場價格出現新一輪的飆升,漲幅在50-200元/噸不等,目前國內市場1.0mm*1250*2500規格寬面冷板主流價格均達7200-7250元/噸左右。 到了2月21日,首鋼、沙鋼、本鋼等幾家鋼鐵企業成為節后又一批價格調整的企業,薄板、中板、鍍鋅板、角鋼、槽鋼、螺紋鋼等重要產品都在價格調整范圍之內,其中首鋼鍋爐板、船板價格均上調150元/噸,而像本鋼冷、熱軋卷板價格上漲都在200元。 漲價之后天然有人歡喜有人愁,鋼材漲價對成本的影響可能最凸起地體現在造船業。以國際海運市場比較有代表性的17.5萬噸散貨船為例,其船身要用到2.3萬噸的鋼板,鋼板采購成本在整船成本當中占據相稱高的比重。 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經理助理沈老師介紹,事實上整個造船業在2004年面臨的最大困難就是原材料價格上漲,2003年底的時候國際市場船用鋼板價格平均在280-300美元/噸,2004年上半年這一價格變動為580-600美元/噸,2004年年底的時候又漲價至每噸750美元水平,而如今又有十幾美元漲幅,并且這種趨勢還在繼承。 與此同時,國內市場2月18日6-8mm船用鋼板價格最高為上海地區的5580元/噸,最低在天津、武漢市場為5400元/噸,而國內為數不多的幾家船板生產企業像寶鋼、武鋼、鞍鋼、首鋼等的價格調整計劃漸漸實施,預期造船企業的成本壓力還將加大。上市公司“廣船國際”在其通知布告中就曾明確透露表現“受鋼材價格持續上漲以及歐元升值壓力的影響,本公司造船營業及非船營業面臨偉大挑釁?!?br> 同樣作為用鋼大戶,機械制造業對鋼材漲價也是叫苦不迭。春節前的一次消息發布會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在回答《經濟參考報》記者提問時承認,盡管整個機械業在2004年的各項經濟指標仍令人寫意,但是必須細致到,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分外是其中的鋼材漲價導致成本上升,整個行業的賺錢水平出現相稱幅度的降落。 2003年曾經快速發展的工程機械制造行業在2004年體現不佳,一方面是因為宏觀調控過后,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得到控制,進而影響了工程機械的販賣市場;而另一方面也頗為緊張的緣故原由就是因為鋼材價格上漲所帶來的成本上升。記者2月21日曾致電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扣問有關情況,該協會秘書長韓學松透露表現最新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目前情況還很難說。 從工程機械上市企業“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的公開發布信息看,這兩家以工程機械制造和販賣見長的企業在2004年前三季度主業務務利潤率同前兩年相比出現大幅降落,“三一重工”該項數據由2003年的40.636%跌落至目前的31.315%,“中聯重科”該項目則由35.858%變為26.212%,這在某種意義上也反映出整個行業賺錢水平降落,原材料價格上升帶來偉大的成本壓力。 相比較而言,雖然同樣一身鋼筋鐵骨,汽車業卻并沒有像造船業那樣受到太多影響。廣州汽車工業集團負責對外宣傳的陳小沐向記者介紹,廣汽所用的鋼板大多是從國外采購的,目前還不清楚春節后國內鋼材市場的價格變動情況,而且鋼板采購成本在汽車整個定價系統中所占的比例特別很是小,鋼材價格變動不會對汽車價格帶來多大的影響。 雖然汽車整車不受影響,但中小零部件供給商卻倍感壓力。一方面是原材料漲價,一方面是整車廠用長期供貨合同要求其賡續降低價格。其中中國鑄造協會在去年就曾向媒體吐露過,因為廢鋼、廢鐵等質料漲價,行業內許多企業都面臨虧損的局面,國內“鑄造之鄉”的河北泊頭地區已經有不少鑄造企業干脆關門停產。春節后,一家泊頭鑄造企業的老板向記者抱怨,鋼材假如再漲價,他也關門不干了,但預計漲價和關門都是不可避免的。(來源:經濟參考報 記者:楊大鵬)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