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建筑鋼結構企業期待點‘鋼’成金
2004年,建筑鋼結構企業在快速膨脹的風風火火中曩昔。 2005年,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國家政策將繼承推進和深入,工業化、城市化的浪潮將賡續卷走沉寂,表現出的是建筑市場的偉大蛋糕;2008年北京奧運、2010年上海世博會帶來的場館及配套建筑設施的"超級大單"將陸續進入落實階段;宏觀調控造成的影響漸漸消退,緊縮的相干建筑市場容量將漸漸反彈……這些給鋼構業帶來了莫大的"利好"新聞。經過近兩年的業內擴張、整合和新力量的介入,鋼構業新的市場格局已具雛形,競爭也日趨激烈。曩昔的一年,在個別企業的帶動下,鋼構業開始了品牌醒覺,品牌意識漸漸在行業內擴散開來。2005年,浩繁鋼構企業將會如何演繹品牌生存絕活,打造金字招牌。 老牌企業,擦亮塵封的寶劍 行業發展初期的那種"悶聲發大財"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這應該是市場競爭給一些老牌企業帶來的最直接感受。在資金、技術、規模,經驗等方面的上風漸漸被大批的后來者趕上之后,剩下的只有那些曾經為他們帶來輝煌的工程案例成為自我慰藉的資本,而這些工程的薄弱光芒,也正逐步消散在金茂大廈、環球金融中間、南寧國際會展中間這些新焦點的強光之下。鋼構業品牌競爭的時代來臨,游戲規則正在改變,假如這些老牌企業再不重視本身的品牌短板,就只能看著那些"后生小輩"乘坐著品牌快車漸行漸遠。 大地網架是"鋼構之鄉"——蕭山的功臣之一,去年6月,借公司成立十周年之機,他們約請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47名國內建筑鋼結構領域里的資深專家,共同總結大地10年發展歷程,并為大地的將來發展獻計獻策,可見他們已經意識到在新的競爭條件下必須探求新的出路。 以飛虹網架為代表的浩繁徐州網架企業,10年的輝煌曾創造了上10億元的產值,一度代表著行業的領先技術,但隨著南方企業的敏捷崛起,徐州網架的發展已經落后。 而仍然"老而彌堅"的滬寧鋼機,雖然對外宣稱本身是國內鋼結構質量第一、業績第一、綜合生產能力第一,牛氣沖天,但也不得不面對如潮峰、杭蕭、精工等強勢競爭對手的實力賡續加強,影響力賡續擴大。 "酒香不怕小路深"的觀念在與商業意識的對抗中遲早會被鐫汰,鋼構行業也不會例外,當一個個漸漸成長起來的品牌開始大規模的蠶食這些老牌企業的市場時,趨勢的扭轉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2005年,擺在這些老牌企業面前的當務之急,是如何通過打造品牌來擦亮塵封寶劍上的斑斑銹跡,讓它再現昔日的逼人銳氣。 品牌旗手,期待再創輝煌 潮峰鋼構,這個將鋼構業帶入品牌競爭時代的旗手,2004年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品牌浪潮,從"精品潮峰"到"潮峰速度",從提出"行業洗牌"到"做精做強",從"炸鋼構"到"華東地區高校結構設計大賽",從舉辦南博會的"南寧國際會展中間"到南京路上的"創興金融中間大廈",在品牌效應的拉動下,潮峰的品牌形象成功樹立起來,行業地位和社會地位得到有用提拔,并成功實現了經營領域的突破,販賣業績也得到了成倍提拔,在品牌競爭中占有先機。2005年,潮峰會繼承引領鋼構業的品牌趨勢,以其一向奉行的極具創新精神和強烈進取意識的品牌戰略,肯定會給鋼構業帶來的新的品牌沖擊,讓我們拭目以待?! ?br> 強勢派,勢必破繭化蝶 精工鋼構,背靠實力豐富的"精功系",在資本支撐下,發展勢頭迅猛。2004年,因為企業發展的必要,精工也開始正視品牌建設。他們舉辦研討會、在上海舉行分公司揭牌儀式、捐建盼望小學等等,都表現了其已正式加入到品牌競爭中。下半年,精工拆分三塊專業分公司,提出"以大上海為中間"的戰略部署,去年年末,請管理咨詢公司出謀劃策,提出了做精做專的發展模式,又合資成立上海綠筑住宅體系科技有限公司邁向鋼結構住宅領域??梢灶A見,在2005年,精工的品牌建設將會加大力度,以輔助公司新的戰略實施,假如能導入更專業的品牌策劃,建立起明晰而有用的品牌戰略,將會使其對品牌的期望得到更理想的回報。 杭蕭鋼構,"中國民營鋼構第一股",其在2003年底上市之后,借助上市之威敏捷建立起品牌著名度,可以說,在鋼構業,杭蕭已經具備了品牌建設的較高起點和較好的開端。2004年,借助上市融資,杭蕭開始大規模的擴張,為其品牌提拔創造了良機。然而這些上風還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行使,上市形成的"大氣勢"并不足以支持起一個品牌,隨著時間推移,"第一股"的上風會慢慢"蒸發",造制品牌資源的虛耗。2005年,假如杭蕭能在"做大做強"之外有所突破,改變品牌建設"裹足不前"的近況,將會大大助推行業的品牌競爭。 諸如精工、杭蕭如許的企業,自身蘊藏著雄厚的品牌能量,新的一年,品牌建設的核心應該是如何讓這股能量釋放并達到最好的結果。期待他們在2005年上演"破繭化蝶"。 新勢力,謀求品牌突圍 多維集團,這個彩板界的"大哥級人物",在為人做"衣"的同時,也漸漸涉足鋼構業。2005年,蓄積了充足力量的多維,將大舉"入侵"鋼構業,意圖"反客為主",掌握行業話語權,其"鋼構建筑肯定是多維的"這一品牌定位已經將意圖表露無疑。憑借其已有的豐富實力和彩板帶來的獨特專項上風,假如輔以強勢的品牌戰略,多維肯定能在今年給鋼構業帶來一種全新的聲音。 2004年的鋼構行業"井噴",帶來了很多的"新面孔",且個個來勢洶洶。武漢一冶鋼構在華中,長沙三遠在中南,海達爾與首都建工在華北,新疆建工、縱橫美寶和首都十建設在西北,中國五冶在西南……都宣稱要做地區"最大"。這批企業開了個好頭,但要脫穎而出,還要看他們在2005年如何體現。 另外,一貫低調的ABC、美聯、巴特勒等外資公司,以及2004年登陸昆山的臺灣"中鋼結構",在國內群雄的強烈攻勢下,會不會"掀起蓋頭",揮出品牌之劍,也是2005年鋼構品牌的一大看點。 四川消息網-廠長經理日報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