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浙江經濟十件大事
1.省委作出建設“平安浙江”又一龐大戰略決策,“確保經濟運行妥當”列為緊張建設內容 5月11日,中共浙江省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擴大)會議審議并通過《關于建設“平安浙江”促進社會協調穩固的決定》,對“平安浙江”建設作出周全部署。會議提出了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兼顧、標本兼治、協力推進的原則,努力實現確保社會政治穩固、確保治安狀態優秀、確保經濟運行妥當、確保安全生產狀態穩固好轉、確保社會公共安全、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等“六個確?!钡哪繕?。建設“平安浙江”是省委在深入學習、深刻體會“三個代表”緊張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基礎上,從切實增強黨的在朝能力的要求出發,針對新的發展階段,浙江面臨的新形勢、出現的新情況和必要解決的新題目,審時度勢,謀劃全局,繼“八八戰略”之后作出的又一龐大決策,是貫徹落實以人為本,周全和諧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的龐大行動,是加快浙江周全小康社會建設、提前基本實現當代化的緊張保證。 2.在宏觀調控背景下,GDP首超萬億元大關 2004年,全省上下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果斷實行中間宏觀調控政策,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周全推進“平安浙江”建設。經濟工作中,堅持有保有壓,充分行使宏觀調控形成的倒逼機制,堅定不移地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調整結構、深化改革、變化增加體例上,著力緩解資源環境束縛,進步集約化發展水平。在地皮、電力等資源要素十分緊缺,遭受歷史上罕見的高溫干旱和臺風等緊張天然災難的情況下,全省經濟繼承保持平穩較快健康發展的優秀勢頭。預計全年全省生產總值預計增加14.5%左右,達到11300億元,成為全國第四個經濟總量突破“萬億元”的省份,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假如折算成美元,2004年浙江人均GDP將達2900美元,離進入上中等收入國家或地區門檻的3000美元僅一步之遙。 3.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夫增收“一號文件”的出臺,重農支農政策力度顯明加大 1月,省委、省當局從城鄉差距擴大息爭決“三農”題目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現實出發,出臺了《關于統籌城鄉發展促進農夫增收的若干意見》(浙委[2004]1號),明確農夫生產糧油免征農業稅等29條政策措施,重農支農的政策力度顯明加大,統籌城鄉興“三農”的新氛圍敏捷形成。2004年全省80%的縣(市區)停征了農業稅。周全實施“千村示范萬村整治”、“萬萬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農村康莊道路”、“萬萬農夫飲水”等統籌城鄉發展的系列工程,投資超過500億元。全省各級加大對農村社會事業、社會保障支撐的力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超過1500萬人,納入社會保障范圍的被征地農夫達110萬人,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全覆蓋。努力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周全執行農村貧困家庭后代任務教育免費入學。農村周全小康實現程度達到51.2%,居全國各省區之首。 4.省委、省當局推出“民營經濟新飛躍”龐大行動 2月,省委、省當局召開“全省民營經濟工作會議”。會議強調指出,推動民營經濟新飛躍,必須著力推進“五個變化”,實現“五個進步”:從重要寄托先發性的機制上風,向重要寄托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變化,進步民營經濟的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從重要集中在傳統制造業和商貿業,向周全進入高技術高附加值先輩制造業、基礎產業和新興服務業變化,進步民營經濟的產業條理和發展水平;從重要寄托國內資源和國內市場,向充分行使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變化,進步民營經濟的外向發展水平;從現有的塊狀經濟、小規模經營漸漸向更高條理的集群化、規模經營變化,進步民營經濟的集約化和規?;?;從比較粗放的經營體例向更加看重名譽、質量、生態和遵紀守法的經營體例變化,進步民營經濟的團體素質和可持續發展水平。在會議精神指引下,充滿創新精神的浙江民營企業2004年創舉一再,活力凸現,浙商群體強勢崛起。 5.治理整理地皮市場和開發區(園區)取得階段性成果 2004年,國家增強宏觀調控,治理整理地皮市場。浙江按照國家同一部署,深入開展地皮市場秩序整理,重點對各類開發區(園區)進行清理整理,積極開展對地皮占用、地皮審批、耕地占補平衡、經營性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和基本農田珍愛的清理檢查,用最嚴酷的制度管理地皮。通過整理,全省各類開發區(園區)從758個削減到134個,規劃面積從4573.8平方公里縮小到1116.1平方公里,分別降落82.3%和75.6%??h級以下的開發區(園區)悉數撤銷,對不吻合地皮行使總體規劃和城市規劃的面積已悉數核減。撤銷的開發區(園區)個數和規劃面積分別占原來的82.3%和72.5%。在清理整理開發區(園區)和治理整理地皮市場秩序的同時,千方百計發掘現有的地皮潛力,盤活存量地皮,增長地皮供應。同時,已撤銷開發區中的閑置地皮有12.72萬畝恢復耕種,占應復耕地皮面積的84.4%。省當局還制訂并實施建設項目投資強度和容積率的“雙控”指標,努力進步地皮集約行使率。 6.“811”環境整治舉措周全開展 10月11日,省當局召開“全省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會議”,決定2004-2007年在全省開展“811”環境污染整治舉措,對全省八大水系及運河、平原河網和11個設區市及11個省級環境珍愛重點監管區等重點流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和企業環境污染進行整治?!?11”環境污染整治舉措的工作目標是:到2007年,全省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趨勢得到基本控制,凸起的環境污染題目得到基本解決,在全國率先周全建成縣以上城市污水、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率先建成環境質量和重點污染源主動監控網絡,促使環境污染防治能力顯明加強,環境質量穩步改善。在大力推進生態省建設的同時,提出用3年多的時間,集中力量解決全省凸起的環境污染題目,這充分表現了省委、省當局深入貫徹落實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扎踏實實推進生態省建設的決心,對浙江周全建設小康社會將產生深遠影響。 7.出臺“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物價補貼辦法”,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美 12月,省當局正式出臺《關于對困難群眾執行基本生活消耗品價格上漲動態補貼的意見》?!兑庖姟访鞔_,往后全省物價一旦上漲到肯定程度,當局即可敏捷啟動物價補貼機制,緩解物價上漲對低收入群體帶來的生活困難。此舉在國內尚無先例。它有利于加快健全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系統,進一步完美為民辦實事的長效機制。此前,省委、省當局按照“以人為本、為民投機”的要求,制訂了《關于建立健全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努力把解決群眾切身利益工作引上制度化、規范化、經?;能壍?,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進步人民生活水平更好地結合起來,賡續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把為民辦實事的詳細內容制度化并形諸于省委、省當局正式文件,充分表現了立黨為公、在朝為民這一宗旨。 8.多起貿易摩擦催生浙江加快外貿增加體例變化 9月16日,在西班牙東部城市埃爾切的中國鞋城爆發一路焚燒溫州鞋柜的事件。溫州鞋商在西班牙的遭遇,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貿易課題,即全球化背景下,低成本競爭上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釁。同時浙江出口產品遭遇的“兩反一?!?反推銷、反補貼和保障措施調查)和知識產權壁壘案件日益增多。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全省約26種產品和1022家有肯定出口規模的企業遇貿易壁壘,直接涉案金額5.71億美元,同比增加2.1倍。在全球貿易珍愛勢力抬頭的大背景下,出口活躍的浙江商品已成為貿易壁壘的受害者,單純寄托數量規模和價格上風的增加體例弊端日見,這也催生了浙江加快變化外貿增加體例,推進貿易體例和市場多元化。2004年對外貿易繼承快速增加,結構趨向合理,預計全年外貿出口總額580億美元,增加39%。 9.浙江民企首批登陸中小企業板 6月25日,各界期待多年的中小企業板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啟動,浙江“新和成”成為中小企業板發行的第一只新股。在首日上市的8大股票中,同時還有“偉星實業”和“精工科技”2家浙江企業在股票行情表現屏上亮相。3家浙江民企刺眼登場為“浙資板塊”在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中小企業板的設立,為蓬勃發展的浙江中小企業提供了新的融資平臺和發展機遇。在全省今年新上市的21家企業中,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占57%;在目前中小企業板掛牌上市的悉數38家企業中,浙江企業就占了12家,浙江板塊目前以30.08億元的融資額在整個中小企業板融資額中占有了33.03%的份額,成為絕對主力。目前在浙江擬上市的企業中,絕大多數民企企業的股本在5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中小企業板已成為浙江民企上市的首選。 10.全國首部農夫專業合作組織法規在浙誕生 11月11日,浙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浙江省農夫專業合作社條例》。這是全國第一部農夫專業合作組織地方性法規?!稐l例》首次明確界定了農夫專業合作社的法律性子,對合作社的概念、設立登記條件、組織架構和股本構成等作出了規定,充分表現了對農夫利益的珍愛和對農夫創造性的鼓勵?!稐l例》規定合作議事在堅持“一人一票”原則的同時,提出“可以按交易額與股金額結合執行一人多票等體例”表決,從而鼓勵了貢獻較大的社員;考慮到農業是一個承受天然和市場雙重風險的弱質產業,它又明確農夫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合作社承擔有限責任。目前全省農夫專業合作社、產業協會、龍頭企業等各類農業產業經營組織有7110個,帶動各類農產品蒔植養殖基地達1040萬畝。這次立法,對浙江的農夫合作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將起到積極作用。(來源新華網浙江頻道)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