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9家企業名譽破產 浙江名譽破產風暴全境
短短一個月內,一場前所未有的“名譽破產”風暴橫掃浙江全境。根據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1月11日的統計數據,目前,浙江11個地市已有18749家企業被工商管理部門認定為“名譽破產”。這些“名譽破產”企業已被吊銷業務執照,其企業法人還失去了3年內再擔任新企業法人的資格。這是浙江第一次提出企業“名譽破產”概念,并予以集中處罰。 浙江全境推行“企業名譽破產鐫汰法” 2004年12月,浙江省工商局率先宣布了首批“名譽破產”企業名單。浙江前景廣告有限責任公司等262家企業榜上有名,被依法吊銷業務執照。 幾天以后,杭州市工商局也積極跟進,周全啟動了對本市12萬余家企業的名譽監管等級評價,首次對失信企業動真格。杭州健士霸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等8079家“名譽破產”企業被吊銷業務執照。 之后,寧波、臺州、紹興等地也相繼宣布了“名譽破產”企業名單。據了解,浙江全省共有企業53萬家,此次企業“名譽破產”平均遭鐫汰率達到3.51%,比率最高的臺州達到9.35%。 浙江省工商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從去年11月30日開始,全省各級工商部門對轄區內的各類企業都進行了名譽監管評價,給每一家企業貼上了“名譽標簽”,并執行名譽監管。 杭州工商局名譽辦副主任陳建忠介紹說,企業名譽評價重要有以下依據:一是企業注冊資金多寡,經營場地自有或租用;二是企業欠債情況;三是納稅情況;四是企業的獎懲記錄;五是工商部門日常檢查記錄;六是消耗者維權協會的消耗者投訴概率。 據記者了解,浙江各地睜開“企業名譽監管等級評價”的依據是去年11月宣布實施的《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企業名譽監督管理辦法》,其中規定,對企業名譽狀態進行綜合量化評價,實現名譽分類,由高到低分為AAA、AA、A、B、C、D六級,并以四種顏色透露表現。 前三種用綠色透露表現,對于企業名譽監管等級為A級以上的企業適用A類日常巡查監管。B級透露表現名譽波動,用藍色透露表現,當企業出現有輕微違法失信舉動被工商部門告誡,或者一年內被行政處罰的,名譽監管等級降低等情況的,經濟戶口體系會主動發出“關注提醒”,工商行政管理人員會在日常監管中予以細致或在辦理相干營業時予以重點審查。C級透露表現名譽低下,用黃色透露表現。當企業處于被立案查處或應辦理而未能辦理有關手續等情況時,經濟戶口體系會主動發出“幫忙提醒”警報。D級透露表現名譽破產,用黑色透露表現。該類企業在制止經營后,工商部門仍可根據必要隨時檢查,防止其死灰復燃。 浙江省工商局企業名譽監督管理辦公室吐露,目前“企業名譽監管等級評價”已在浙江推廣,完備數據系統初步建立,“企業名譽破產鐫汰法”也在全省普及。往后,浙江11個地市每年都將根據企業名譽監測數據,宣布“名譽破產”企業名單。 用“誠信”提拔浙江企業“軟實力” 浙江省工商局黃笑蘋副局長介紹,早在2002年初,浙江省就提出了“名譽浙江”的口號。浙江省工商局則動手實施“百萬企業名譽工程”。2003年,又在全省多個縣市進行以企業名譽監管評價為主的試點。最終在2004年底初步建立起以綜合量化為重要特性的企業名譽監管評價系統。 浙江省當局經濟建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朱家良判斷,當前,浙江經濟社會發展處于“轉型”的緊張關頭。必須加快推進增加體例、經濟體系體例、社會結構三個轉型。而發展模式轉型是一項偉大的體系工程,必要探索更多切實可行的實施途徑。 也有學者指出,浙江企業目前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釁。先入、先導、先占、先行,這些先發上風并不是一個地區持續領先的發動機,隨著政策一體化、思想觀念的平行化,浙江如今與中國其他地區已站到了統一個發展平臺上。浙江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必要改變曩昔那種以低價格、低成本為核心的血拼式的競爭思路。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義平認為,通過講誠信、講品牌可以大幅度地提拔企業參與競爭的“軟實力”,增長企業在社會形象方面的無形資產,形成更高條理上的企業核心競爭力。浙江省作為經濟發達地區,或允許以在中國企業新一輪的“軟實力”競爭中再占先機。(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趙剛、胡家源)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