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材等原材料漲價對機械工業的影響
鋼材等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到底給機械工業帶來了多大的影響?目前尚沒有細致的數字,但是從一些企業的財務報表可以看出,2003年許多企業銷量大幅增加的同時,利潤并沒有達到同步上升,反而有所降落。 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一些專家反映,因為鋼材、水電等原材料價格的影響,行業紅利普遍降落,有些企業已經沒有利潤,原本利潤就不高的產業面臨虧損。有人展望,以目前裝載機銷路較好的50機型、30機型分析,進入1月份以來仍然保持熱銷,行業龍頭再次創出歷史新高,但是受原材料漲價影響也越發明顯,估計以年初價格維持,到一季度結束,這一行業將團體出現虧損。根據測算,2003年裝載機各重要機型平均成本上升了1萬元,2004年以來,50機、30機等上游產業采購價格分別上漲3000元到8000元不等。 鑒于此,裝載機、推土機、發掘機等量大面廣的工程機械重要產品價格必要合理調整已成為業內企業的共識,分外是目前這種低利潤、甚至無利潤的狀態繼承下去,勢必影響整個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不僅主機廠面臨虧損,許多零部件配套企業早已感同身受,苦不堪言。動力配套企業普遍反應,工程機械市場看著紅火,其實利潤不高,生意很難做。 理性、規范地對待產品價格題目,已不僅僅是單個企業的題目,而成為全行業的健康發展的需要對策。 價格的緊張性,對企業來說,可謂勝負存亡的關鍵。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價格的高低取決于市場供需狀態,所以有人說,在裝載機等產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價格很難上揚。但是,我們還應該細致到另一點,產品或行業的合理利潤也存在于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中,而且任何產品的價格也都不是刻舟求劍的。因為價格戰略等緣故原由,裝載機的價格長期低位徜徉,存在著合理恢復上漲的理由。只有行業的所有相干企業達成共識,結成價格同盟,才有盼望渡過這一難關,保持行業良性發展。這正是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近日預備調集價格和諧會議所要達到的目標,也是業內不少企業所企盼的。 鋼材等價格難以回落影響裝載機等工程機械產品價格的重要緣故原由在于鋼材、水電等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揚。那么,我們能不能通過與這些上游產業交涉降低質料成本,或者咬緊牙關挺過這段時期呢,通過分析注解,答案可能不容樂觀。對于鋼鐵行業來說,2003年的世界鋼鐵業是“中國年”,中國鋼鐵企業在國家重點項目投資拉動下,實現鋼鐵產量首次突破2億噸,是全球總量五分之一,在中國鋼鐵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多數專家認為鋼鐵產能已經接近或達到飽和。面對國內生產企業的近況,可能許多企業已經想到過要從國際市場來和諧進口,以填補目前國內市場的短缺狀態,但事實是國際市場需求也在增長。2003年一季度全球鋼材消耗量20124萬噸,同比增加7%,其中:北美增加6%,歐盟增加2.7%,亞洲增加16.6%,日本增加6.7%,歐盟增加2.7%,亞洲增加16.6%,日本增加6.7%,韓國增加3.6%,臺灣地區增加13.6%,中國鋼材需求達到全球總量的四分之一,而2004年將占到全球三分之一左右。 鋼鐵行業的專家意見,按目前的情況,國內鋼材消費5年左右可見頂,至少2006年曩昔是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黃金時代,但總量約在2.5億噸是其最佳狀態。也有的展望鋼材飽和點為2億噸左右,“十五”末期將回落到1.8億噸。 另有觀點認為,現階段應將普材猛增的勢頭壓下來,總量控制在1.8億噸左右,把投資轉向板管類高附加值鋼材等短缺品種上,把板管材搞上去。他們同時認為,鋼鐵市場供求關系是基本平衡的,總體上不存在供大于求或供不應求的題目。重要是冷軋薄板、冷軋硅鋼片等個別品種偏緊,必要肯定的進口增補,大多數鋼材品種是能夠知足供給的,不主張再上新的鋼鐵生產項目。 總之,因為受宏觀經濟政策以及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影響較大,另外在自身發展中環保要求較高,分外是通俗鋼材的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制約,是城市緊張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專家普遍認為在國內現有條件下不宜繼承加大鋼鐵行業的投資,也就是說,鋼鐵產能短時期內不會有大的增長,而且因為長期以來處于低谷,鋼鐵行業效益不佳,同等認為目前僅僅是恢復性上漲,同時,受水、電、煤等漲價影響,生產材料價格上漲成為必然,所以,鋼材價格預計在近兩年內不可能有較大回落。 中國機械網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