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id="jdxx7"><ol id="jdxx7"></ol></video>

              <pre id="jdxx7"><ol id="jdxx7"></ol></pre>
                • logo
                •          
                    浙江板塊的資本故事
                    時間:2017年12月25日信息來源: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點擊: 加入收藏 】【 字體:

                    今年11月15—16日,由深圳證券交易所主理、浙江省上市辦承辦、天一證券協辦的第一屆改制上市工作經驗交流會在杭州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上市辦、金融辦、發改委和部分投行機構的重要負責人出席了本次會議。

                      浙江企業的上市熱情和雄厚的后備資源引來浩繁傾慕的眼光。據浙江省上市辦主任丁敏哲介紹,浙江省目前共有96家企業在境內外證券市場首發上市,全省上市公司累計募集資金440多億元。尤其是今年,浙江企業上市再掀高潮,在境內外首發上市公司已達21家,募集資金合計人民幣57.50億元,再融資8.05億元,創我省歷年首發上市公司數量和新增募集資金的新高。這其中又以深圳中小企業板為重要上市地,浙江板塊目前以30.08億元的融資額在整個中小企業板融資額中占有了33.03%的份額,成為絕對主力。

                      另一方面,浙江企業改制上市的后備資源仍十分雄厚。截至目前,浙江全省共設立股份有限公司800多家。近4年來,新設股份有限公司每年以90家的速度增加,目前進入上市指點期的企業181家,8家已向中國證監會正式申報,10家企業已通過發審委審核,另有幾十家正積極籌劃境外上市。

                      上市,給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帶來哪些益處?哪些題目可能成為制約企業改制上市的瓶頸?當局在企業上市中又如何起到推動作用?在對本次會議的采訪和浙江上市企業的走訪中,我們力圖找到這些題目的答案。

                      企業要發展就必須上市

                      “假如不借助資本市場,企業家大概可以把企業資產從1億發展到10億,但想做到100億就很難了?!?

                      上市3年,光宇集團的董事長馮光成對上市有了深刻的領會。

                      浙江玻璃(0739.HK),光宇集團的一個緊張資產,2001年12月10日作為第一家登陸香港主板市場的內地民營企業,在香港聯交所成功發行H股1.7億股,募集資金6億多元人民幣。目前,浙江玻璃在全國玻璃制造行業中排名第四,是唯逐一家民營大型浮法玻璃生產企業。

                      在浙江玻璃上市前,馮光成和他的創業伙伴用了整整15年時間使集團的總資產達到6億元。但是自浙江玻璃2001年底上市至今短短的3年時間里,光宇集團的總資產已經從6億元飛躍到了65億元。假如算上無形資產和日后可能進行的再融資,整個集團的資產總額將直逼百億。

                      三年時間,從6億元到百億元,資本市場給企業帶來的規模上的飛躍在浙江玻璃身上得到了極好的解釋。

                      提起企業改制上市的益處,上市還不到半年的精工科技的董事長孫建江發出了同樣的感觸:“企業要真正發展,就必須走上市之路?!?

                      精工科技(002006),重要從事建筑、建材專用設備及輕紡專用設備的生產制造。2000年完成改制,2004年6月作為“新八股”之一登陸深交所中小企業板,公開發行3000萬股,募集資金22081萬元。其控股股東為資本市場熟知的精功集團有限公司,后者還同時控股輕紡城(600790)和長江股份(600496),而精工科技因此也受到二級市場的更多關注。該股上市首日高調登場,全日漲幅高達130%,換手率達到72.35%。

                      對于上市企業來說,最直接的收益就在于得到了大量急需的直接融資。精工科技此次上市共募集資金22081萬元。觀察這些募集資金的投向,重要是用于新型鋼結構建筑成套設備技改項目、巖棉復合板成套設備制造項目等主業務務中最急需發展,也最必要資金的一塊。董事長孫建江透露表現,隨著精工科技募集資金項目的漸漸實施,其主業務務將進一步強化,企業的行業競爭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拔。

                      上市,也使企業樹立起一個優秀的公眾形象。這是非上市企業所無法企及的。這種形象包括信譽、名譽、著名度等,其會大大提拔企業獲得間接融資尤其銀行融資的便利程度,極大地改善團體融資環境。我們在研究浙江玻璃上市以后的年報發現,以首家登陸香港主板的民營企業身份亮相的浙江玻璃,其在國內的信譽和著名度急劇上升,隨之而來的是其境內間接融資環境的敏捷改善。上市后的3年,浙江玻璃所獲得的間接融資呈現出一個幾何級的遞增。尤其是基于企業名譽狀態的短期銀行貸款更是快速增加。2001年還未上市時,這一數據是500萬元,到了2002年已經猛增到1.8億元,而且其中的4955萬元無需擔保。到了2003年短期貸款的額度更是增至4億多元。當然,對于每筆貸款公司方都作了如期歸還。有學者把這種征象稱為民營企業上市的“廣告效應”。

                      此外,上市后嚴酷的監管和會計制度促使企業賡續完美公司的管理制度,規范公司的日常運作。而通過企業改制上市的整個過程,也使得公司參與此項工作的管理層自身素質賡續進步,鍛煉了一支認識資本市場的人才隊伍。

                      當局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務

                      浙江玻璃2002年和2003年度年報表現“紹興縣楊汛橋鎮財政部”(年報原文)分別給予浙江玻璃1931萬元和2409萬元的無償補貼,用于“輔助員工成本及直接生產成本”。

                      另外,我們從精工科技2004年三季度報告中也發現,公司今年已累計得到財政貼息和當局補貼收入127萬元。

                      進一步觀察得知,如許的當局補貼收入其實在其他的浙江上市企業中并不少見。

                      據浙江省上市辦主任丁敏哲介紹,浙江省當局對于企業改制上市工作一向特別很是正視和支撐,地方當局對上市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和獎勵只是其中的一種支撐體例而已。今年,稽山控股作為浙江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企業成功登陸新交所,募集資金1.3億元人民幣。這期間浙江省上市辦給予了“保姆式”的服務,全程參與了企業上市的相干工作,幫助企業確立上市方案、聯系境外中介機構、做好各項和諧及溝通等。

                      事實上,浙江的各級當局對于企業改制上市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撐,例如:進行改制上市的企業,原行政劃撥地皮可以轉為出讓,部分出讓金將直接再獎勵給企業;因為改制上市使得原享受優惠稅收必要補繳時,當地財政會將所得部分獎勵給企業;對于上市募集投向項目將給予優先立項報批、優先安排用地指標;調整股權、劃轉資產時不變更最終所有者,按非交易過戶處理;進入上市指點期企業,優先保證工業用電等一系列支撐措施。

                      據悉,為了給企業境外上市搭建一個安全、高效的平臺,省上市辦已與香港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等建立了聯系和諧機制,和境外的中介機構保持較好的聯系。紹興縣在2002年就曾組織紹興9家企業向導赴香港進行培訓、考察,通過當局的牽頭和指導,企業上市工作變得更加規范和有序,目前這9家企業已上市4家。這次培訓、考察運動也成為紹興企業海外上市熱潮形成的標志。

                      政企雙贏的有用途徑

                      “浙江的上市區域中,紹興縣是一個典型”,丁敏哲主任如許認為。目前紹興縣擁有上市公司8家,共募集資金20多億元。其中僅有3.2萬人口的小鎮楊汛橋鎮因齊集了7家上市公司而備受業界關注,稱為“楊汛橋征象”。近期以精工科技為代表的紹興“柯橋板塊”異軍突起,成為繼“楊汛橋征象”后資本市場的又一關注熱點。

                      “企業上市的最大受益者其實照舊當局”,分管企業改制上市工作的紹興縣副縣長章生建坦言。

                      因為企業上市后所有的發生營業都必須嚴酷按照財務制度的束縛按時足額上繳稅收,這對于當局財政收入來說無疑是一筆偉大的來源。以浙江玻璃為例,2003年公司上繳稅收達到2.5億元,加上其他上市公司,一個楊汛橋鎮的財政收入就達到了6億元。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在紹興上市公司年報中一再發現有當局巨額財政補貼的通知布告。應該說,這是一個雙贏的終局。

                      另外,因為上市企業募集資金項目一樣平常都是吻合國家產業政策、有助于優化結構的項目,因此企業上市能很大程度上促進當地產業結構的調整。而通過上市實現招商引資就更直接。據悉,到目前為止,紹興縣共有5家企業境外上市,募集資金達11億元人民幣。

                      “我們的步子照舊慢了一點”,在談到紹興縣的企業改制上市工作時,章生建副縣長照舊有些許遺憾?!凹偃缥覀冊缫稽c正視這項工作,在輕紡城上市時就強化其示范效應,那么紹興的改制上市工作會做得更好”。

                      據章生建副縣長介紹,紹興縣目前已經制訂了企業上市工作的明確目標和計劃,通過推進企業股份制改造、推動企業多渠道上市、開展各種情勢的保舉宣傳等手段來切實地促進企業的改制上市工作。這些措施的執行也取得了成效,自2001年以來,紹興縣延續4年每年有企業在香港上市,而在新加坡資本市場和國內主板市場都有紹興縣上市公司的身影。

                      對于企業上市對區域經濟的推動作用,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陳鴻橋告訴記者,往后區域經濟的競爭不單單表現在各項實體經濟的指標上,在資本領域的發展程度也越來越受到正視。他認為,隨著資本市場的發展,區域內參與資本市場的能力、參與的數量、發展的成熟程度都將是往后各區域經濟之間相互競爭的緊張指標。

                      浙江民企“兩頭冒尖”

                      企業在改制上市過程中還有一個緊張的角色功不可沒,那就是中介機構,包括投資銀行、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尤其是投資銀行(國內由大型綜合類券商完成這一工作),其作為專業的市場參與者,為企業設計方案、溝通訊息、降低成本,為潛在和現實的資本交易雙方創造條件。

                      天一證券,目前浙江省規模最大的綜合類券商。近三年來,公司投行在市場開拓上取得周全進展,實現了“改制一個,指點一個,申報一個,成功一個”,主承銷項目通道周轉率高達100%。

                      天一證券投行部負責人吐露,在大量的企業指點過程中,他們發現浙江民營企業存在兩頭冒尖的明顯特點:一方面經業務績普遍精良,在各自的營業領域處于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在產權界定、經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諸多題目。擬改制上市的民營企業存在的題目重要包括:股權過于集中于家族;決策權過于集中,決策程序不夠規范;改制過程中產權界定程序還不是很完整;關聯方比較復雜,各關聯方關系密切,交易頻繁;人才缺乏,缺乏當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財務管理和核算不是很規范等。

                      對于民營企業來說,在創業階段,上述題目對企業發展的悲觀作用不顯明,但隨著企業規模的賡續擴大、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上述題目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重重停滯。

                      對此,天一證券投資銀行部的專家就其多年的指點經驗,提出了部分解決方案。

                      突破股權家族化,實現股權多元化。浙江民營企業的產權大部分集中在家族,如夫妻、兄弟、父子等共同持有,控股比例普遍高達80%以上,甚至100%。突破股權家族化可從兩方面動手:一是引進戰略投資者,引進企業發展的戰略合作伙伴(如核心客戶、供給商、良好的偕行、良好的機構投資者等);二是與引進核心人才相結合,執行管理團隊持股。

                      對于民營企業決策權過于集中、決策的隨意性比較大的題目,天一證券的專家建議,企業應樹立以制度管人的理念,放棄以人管人的觀念,樹立開放的人才觀、用人觀;同時完美各項規章制度,實現管理和決策的程序化、制度化。

                      另外,天一證券的專家也提示企業應樹立規范運作意識,精確看待納稅任務,依法納稅。由于企業上市后所有的稅收都是透明和實打實的,當然企業也應據此努力獲取地方當局在財政補貼、能源供給、資源共享方面的政策性支撐。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浙江省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玉環網站
                      首頁 協會簡介 協會章程 行業動態 產業預警 標準文本 標準化工作 材料行情 展會信息 政策文件 資料下載 聯系我們 免费一级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高潮国产高潮久久久_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不要_精品亚洲AⅤ无码午夜在线

                        <video id="jdxx7"><ol id="jdxx7"></ol></video>

                                  <pre id="jdxx7"><ol id="jdxx7"></ol></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