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國外貿易壁壘“花樣”翻新
“針對中國的各種貿易壁壘情勢正在賡續翻新?!痹?2日舉行的“貿易援助措施高層研討會”上,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局長王世春強調說。 事實上,在此次由商務部公平貿易局、美國海陸國際律師事務所聯合舉辦,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協辦的研討會上,多位人士已就此取得共識:國外對中國貿易援助調查手段仍將以反推銷為主,但對各種賡續翻新的貿易壁壘,應當引起高度正視。 --美國“337調查危急” 相對于反推銷,許多人可能并不認識美國的“337調查”。美國海陸國際律師事務所米特爾伯格介紹說,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對進口產品侵犯美國的專利(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不公平貿易的調查被稱為“337調查”,由于此調查是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案第337條進行的。大部分337案件涉及專利侵權,此外還包括商標與版權的侵權、濫用商業隱秘等其他337案件。 在他看來,中國企業正面臨美國“337調查危急”:2003年美國針對中國公司進行的“337調查”,比針對其他任何國家的公司都要多。 米特爾伯格提供的數據注解,在ITC“337調查”的首400宗案件中(1972年至1998年),只有5宗(約占1%)案件涉及中國公司。而在2003年ITC受理的“337調查”案件中,針對中國的案件數量高達25%。 “針對中國的‘337調查’,很可能會愈演愈烈。故意在美國開展營業的中國公司應當細致,競爭對手很可能行使‘337調查’作為競爭手段,維護其市場地位?!?br> 據介紹,假如ITC發現中國公司確有違法情形存在,將采取兩種處罰措施:一是發布禁止進口令,禁止其侵犯美國知識產權的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因為該禁令是針對產品而非產品所有人發出的,因此,很難像在反推銷案件中,通過新設立公司等體例改變所有人名稱來規避進口禁令。二是發布禁止令,如已被確認侵權的中國產品仍在美國市場販賣,將被處以高額罰款,最高可達每日10萬美元。 其實,“337調查”不過是各種層出不窮、花樣翻新的貿易壁壘的一種。王世春透露表現,近年來,中國越來越多的出口產品受到各種各樣的國外貿易壁壘的限定,如技術和衛生標準、檢驗檢疫措施、知識產權、通關程序要求等。國外貿易壁壘措施的運用每每會引發貿易摩擦。 --“市場經濟地位”與反補貼 加拿大今年對中國提議的反補貼調查,成為此次研討會與會人士關注的話題之一。 今年,加拿大相干產業對中國出口的三類產品(金屬緊箍件、薄型地板和燒烤架)提起反補貼和反推銷調查申請,要求對上述三種產品征收反補貼稅。加拿大當局接受申請并立案,由此成為中國首次遭遇國外的反補貼調查。 商務部原條法司司長張玉卿說,在反推銷應訴上,中國企業通常都試圖努力證實其生產經營均按市場機制運作,要求承認本身的“市場經濟地位”,使用本身的現實成本,以避免被征收反推銷稅。 “然而一旦在這一點上取得成功,就必須立即想到另一點,即西方的反補貼法就會得到適用?!睆堄袂浞滞鈴娬{說。按照發達國家的做法,與反推銷等同樣是貿易援助措施的反補貼,一樣平常情況下不適用于“非市場經濟國家”。 張玉卿透露表現,與作為企業舉動的推銷相比,補貼通常是當局的一項政策或措施,每每覆蓋面廣。假如說推銷是一種個別、微觀的征象,那么補貼則每每帶有寬泛、宏觀的特點。 “打掉反推銷中的非市場經濟地位、爭奪市場經濟待遇的過程中,肯定要高度關注可能隨之而來的反補貼題目。否則,就如同成語‘螳螂捕蟬’中螳螂捕到了蟬,卻又被黃雀抓住?!睆堄袂湔f,“我認為加拿大反補貼調查只是一個試探性的開始。假如加拿大試驗成功了,厥后果對中國一定不容樂觀?!?br> 美國貝克與霍斯特蒂勒律師事務所律師費德門提示:“假如世貿組織成員認定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后,一旦對中國提起反補貼調查,那么中國當局的每個政策和項目都有可能成為調查的對象?!彼e例說,當局為社會提供作為公共產品的公路名正言順,但假如只為個別企業修公路,就構成了世貿組織所禁止的補貼舉動。 --崛起的中國不是威脅 “貿易敏捷發展,摩擦天然會增多。崛起的中國不是威脅,而是一個偉大的市場?!蓖跏来赫J為,“面對日益嚴厲的貿易摩擦形勢,我們既要保持尋常心態,不必大驚小怪,更緊張的是,要積極妥帖加以應對?!?br> 據了解,作為當局主管部門,商務部公平貿易局一向正視國外貿易援助調查的應對:一方面,就國外貿易援助措施調查中的歧視性、不公平做法,積極睜開當局交涉;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培訓、召開研討會等多種體例,進步企業通過應訴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引導企業有用應訴。 王世春透露表現,在實踐中,已漸漸建立起包括我駐外經商機構、涉案企業、相干商會和律師參與的多渠道的貿易援助措施信息交流網,初步形成了商務部、地方商務主管部門、中介機構、有關企業參加的應對國外貿易援助措施的工作機制,并取得了肯定成效?!巴?,盼望有更多的企業參與應訴,盼望商協會、律師事務所等,能充分發揮中介機構在應訴中的組織、和諧和服務功能?!?br>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