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免費改造老式馬桶 預計年節水75萬立方米
我國水資源嚴重,污染緊張,而城市公廁就像一個個漏斗,不僅流走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排放著大量的污物,其治理已成為城市節約用水、治理污染的一個緊張著力點—— 公廁治理:節水減排并舉 目前,我國水資源嚴重、水環境污染的狀態越發緊張,已大大影響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而星羅棋布、遍布城鎮的地面公廁和樓宇公共衛生間,就是一個個漏斗,流走了大量的水資源;同時又是一個個污染源,排放著大量的污物。治理廁所,已成為我國城市節約用水、治理污水的一個緊張著力點。最近,北京飛豹科技有限公司傳來喜信,該公司研制開發的數控泡沫廁衛當代化生態免沖廁具體系已通過專家驗收。該項技術的應用,不但基本控制了廁所排放物污染,而且把節水量進步到98%左右。這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來說,無疑是從高科技領域升起了一顆盼望之星。 應當說,我國水資源嚴重、污染緊張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但是怎樣才能緩解這種局面呢?許多人都自發不自發地把細致力放到探求新的水源和治理污水上,而對節約用水和削減排放則正視不夠。其實,要根本改變這種狀態,必須開源與節流并重、治污與減排并舉。目前,我國在探求新水源和治理水污染方面已作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引黃濟青、南水北調,都是世人矚目的壯舉,遍布大小城市的污水處理廠和其他治污設施都是功在現代、利在千秋的工程。題目在于,我們在繼承推進這些工程的同時,還必須針對目前缺水和污染的局面,采取新的節水體例和減排措施。 更為關鍵的是,節水還必須與削減污水排放和水環境污染并舉才能產生更大的環保價值與生態價值。如再生水沖廁,節水作用顯而易見,但它無法達到減排的目的,所以尚未盡如人意。據專家統計,北京城區將傳統溝槽式公廁(屬三或四類,每月耗水20~30噸)改為二類(帶6升節水型返水彎潔具)以后,10坑位公廁月耗水猛增至600~1000噸。2008年之前,全市將改建公廁4700座,年增耗水量將達到2100萬噸,水費至少要增漲1億元,同時還要增長糞水的抽運費3~5億元,污水處理費約2億元。所以,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于北京這座國際大都市來說,采用新的節水和減排體例已經勢在必行。 數控泡沫廁衛當代化生態免沖廁具體系,是當代高科技的產物,它的最大上風就是節水與減排并舉,而且效益極高。 據該體系的發明人李福清介紹:該技術體系首先將廁所便器改為直排體系,去掉原有的返水彎這一“過渡程序”,使排泄物實現直排免沖,然后通過特別的廢棄水處理裝配,將人們的洗漱用水轉化為中水,主動沖洗、凈化排便管槽。舊設備沖洗一次如廁后的污物,用水約6升多,采用這種新技術后0.13升水生成的泡沫就能搞定。更值得一提的是,該體系還實現了廢棄中水主動回用,同時具有高效封臭,阻止蒼蠅蚊蟲傳播病源性細菌的作用,而且每個坑位自力運行,無需改造糞井,可大量節省糞水的抽運費及凈化處理費等。對沖洗廁所來說,這無疑是一種既經濟又環保的好方法。專家同等認為,該項技術在同類節水防臭技術上領先國際先輩水平,其性價比顯明優于日本同類技術。當然,其更大的生態效益在于科學地珍愛了水資源和水環境。 目前,北京市西城區已經使用該技術改建了兩座公廁。記者在劉蘭塑胡同南口公廁看到,在這個公廁,排泄物不用水沖,直接就落入排便管槽。泡沫發生裝配通過數字控制,將水變成泡沫持續添補便池。當有人使用時,感應器就會加大泡沫量封住異味,同時防止污物掛池。附近的一位老大媽說,這可是個好玩意兒。我們上廁所,和曩昔相比,真是兩重天。曩昔一到炎天,廁所的氣味嗆得人出不來氣,蒼蠅也多,上一回廁所回來惡心半天,大家都是能不上就不上。如今好了,一進廁所,幾乎聞不到什么異味,比曩昔可干凈多了。 據專家測算,假如北京市改造100萬個便器,年可節水1.46億立方米,約占北京市缺水量的三分之一,同時節省水費7億元。假如北京市以至全國的便器都如法改造呢?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