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出口退稅新政 對浙江外貿企業的一次調查
增加背后有隱憂 近年來,在小家電出口快速增加下,慈溪市外貿出口一片紅火。今年上半年,該市出口同比又增加35%左右。然而,出色數據的背后卻是日益凸起的難堪:在廣交會、華交會等大型展會上,許多客商說,“怎么轉來轉去,看到的產品基本上都是三樣:電吹風、電熨斗和電水壺?” 這現實上也是一些浙江出口產品的縮影。在一些大型展會上,生產同類產品的浙江企業之間互相壓價舉動時有發生。而隨著出口退稅新政的推出,這些企業頓感左支右絀。例如,小家電出口的毛利一樣平常在5%至10%左右,今年退稅率下去了4%后,就只剩下1%至6%的毛利率,一些企業很難維持下去。在紹興,一些重要出口低檔紡織品的企業也碰到了類似題目。 除受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影響之外,浙江企業還要承受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和缺電陣痛。而其中僅原材料一項,就讓有的企業成本上升了20%之多。浙江外貿企業端莊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考驗。 誰能笑到最后 機會和挑釁是共生的兩面,在出口退稅新政讓一些浙江外貿企業步履艱難的同時,另外一些外貿企業卻從中找到了發展機會。 寧波宏一電器公司就是這么一個例子。在出口退稅實施新政策、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困難的面前,該公司連出四招:第一招,在今年的廣交會上,和數家插座生產企業聯合起來提價20%,并取得成功;第二招,增強內部管理,降低損料率,削減成本3%;第三招,采購貨比三家,節省了1%至2%的成本;第四招,開發新產品,使企業利潤率大幅進步。如許,在新的出口退稅標準下,宏一電器的利潤額非但沒有降落,反而有所上升。 同樣,為了應對退稅政策的改變,去年,紹興縣的永通集團就已經做好了預備,積極開拓歐洲市場,此舉為企業新增長了10%左右的利潤,沖抵執行出口退稅新政后扣頭的4%綽綽有余。在紹興縣,類似永通如許的企業遠不止一家,從統計數據上來看,今年上半年該縣出口增加率為54%,與去年差不多,并沒有受到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的顯明影響。 技術決定將來 在余姚億達電器公司,總經理施軍達告訴筆者,他雖然知道企業要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實現產品的升級換代,脫節粗放型的生產體例,但究竟該如何實現這種變化,他還沒有想出辦法。 盡管如此,億達電器照舊浙江企業中比較清醒的一個。在采訪中,筆者同時也聽到許多如許的觀點:只要盡可能地壓低成本,照舊可以奪得市場,沒有需要冒險投入資金提拔產品檔次?!叭f一搞不出來,白白花了錢怎么辦呢?”一位企業的負責人如是說。 然而,正如有關人士所指出的,離別粗放型生產體例,進步技術含量已經是浙江企業必須選擇的道路。據省城調隊的統計,去年以來,隨著鋼材、水泥、煤炭等能源、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我省15.9%的企業生產成本增長幅度在30%以上,19.8%的企業增長幅度在20%至30%。而因為產品結構相通,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產制品的販賣價格進步空間很小,一些浙江企業的利潤空間已經大為縮小,能否進步技術含量已經成為決定企業生死存亡的關鍵。(摘自浙江日報 本報記者 黃宏 市報道組 王迪 龔寧)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