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中國機械500強在京發布
2004年『世界機械大會』暨《中國機械500強》發布會于7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一汽集團、上汽集團以及上海大眾占有了《中國機械500強》榜單前三名。同時發布的2004年《世界機械500強》中,有43家中國機械企業入選。 21世紀, 世界機械制造業進入空前的高速發展階段, 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管理、新戰略在機械制造業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 最引人矚目的照舊中國本土機械制造業崛起!為了正確了解中國機械工業的國際競爭力水平,比較中國機械企業與世界級企業的差距,由中國機械工業企業管理協會、機械工業經濟管理研究院、《世界經理人周刊》聯合主理第二屆2004年《中國機械500強》發布會。 據了解,此次《中國機械500強》排序的原則較其他同類榜單有很大不同,即在按販賣收入排序的同時,還采用世界經濟論壇(WEF)與世界企業實驗室(WEL)按國際慣例設計的企業競爭力評測模型(CVA),對企業的販賣收入、利潤總額、資產利潤率、增加率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并結合行業差異、聲望指數等因素加以確定。 共有來自包括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通用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專用設備制造、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制造、金屬成品等在內的六個行業的500家企業入選榜單,其中入選行業最多的是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共有178家,而其中汽車行業就有147家,占交通運輸行業的82.58%,占500強企業的29.4%。對整個行業的利潤貢獻率更是達到了50.68%。 中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決定了中國機械行業發展狀態的不平衡,同樣也決定了機械企業500強在地域分布上也呈現了很大的不平衡, 除了內蒙古、西藏和貴州外,全國有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機械企業進入500強。企業數最多的4個地區江蘇、浙江、上海和山東都屬于華東地區,共238家企業,占500強比例為47.6%;這四個地區的百強企業共41家,其中最多的是江蘇,共13家企業入圍百強。 大會推出的《世界機械500強》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對世界機械企業進行綜合比較的榜單。由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Robert Mundell教授擔任主席世界企業實驗室(WEL)提議, 聯合世界經濟論壇(WEF)、《劍橋制造評論》共同編制,共有43家中國機械企業入選,其中排在前100名的只有3家企業: 一汽集團、上汽集團、東風汽車,分別排活著界第59位、68位和73位。大部份企業都排在300名以后。 全球領先的戰略管理及信息技術咨詢機構--世界經理人資訊有限公司首席實行官丁海森老師在接受記者采訪的時候透露表現,企業競爭力是指世界偕行業企業之間競爭時體現出來的Power(力量), 不偕行業企業之間的競爭力可比性較差。中國企業分外是成長性企業先不要把進入《財富》世界500強作為奮斗目標,而應該把成長為世界級企業(World Class Enterprise) 作為標竿, 把進入世界企業實驗室(World Enterprise lab) 編制的世界行業500強、100強、10強和第一名作為發展動力! 世界產業的分工和價值鏈的分配發生了歷史性的轉變,丁海森進一步指出, 曩昔誰有地皮和資源誰贏利, 如今越接近最終客戶這一端產生的價值越大。然而, 讓我們難堪的是,靠近客戶的大多是跨國公司和外國品牌,無論是汽車照舊電梯, 中國的公司只是在為外資公司做零配件加工或OEM,處在價值分配很薄的一環,人家吃肉我們啃骨頭! 人家可以拿到15%的利潤,我們只能拿到3%。因此樹立品牌意識已經是迫在眉睫! 這次入選《世界機械500強》的43家中國企業大部分是汽車制造商, 然而擁有自立的世界級的品牌一個也沒有! 丁海森最后指出, 中國扶持汽車工業也有五十年了, 居然沒有存活一個品牌。福特從1903年6月16日到今年,有了百年的歷史,中國也有了五十年了。1953年7月15日汽車工業在長春奠基,1956年通過SKD體例生產出第一批解放卡車,1959年生產出第一部國產小車?;旧现袊闶桥c日本汽車產業同時期起步。韓國汽車工業的起步比中國晚十年。這些年下來,日本的汽車形成五大品牌,以節油和質量好而如洪水漫進美國和其他市場。再下來,韓國以廉價車也進入北美市場, 韓國以萬萬人口支持起了三四個民族品牌汽車,中國以13億人口的市場,連一個像樣的品牌都拿不出來。 在『世界機械大會』上,全國政協副主席李蒙、全國政協常委、原機械工業部部長包敘定、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薛德林等國家和機械行業的向導出席會議并發表緊張講話,鼓勵入選的機械企業不屈不撓,為中國機械產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同時,還有400余名來自國內外機械企業的企業領袖、經濟學家、管理學家、技術精英共聚一堂,探究中國機械企業的發展之路,就中國機械企業的戰略、管理、科技等方面進行了熱烈而深入的交流。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