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資本看好遼寧重裝業
遼寧省統計部門的有關資料表現,2003年6月份以來,遼寧民營和外資資本向重工業流向呈顯明增長的趨勢,原來并不被看好的重型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投資新熱點。 目前,沈陽低壓開關廠正在與江浙的民企談合資,沈陽東北蓄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與港資企業合資事宜已經完畢,沈陽鼓風機、水泵廠等企業的合資工作正在洽談之中……仿佛一夜之間,冬眠已久的遼沈重工企業均離別了嚴寒的冬天,迎來了資本的春潮。 民營資本向重型機械、裝備制造業集中,重要得益于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大背景。專家指出,沈陽或者說東北的裝備制造業都有著優秀的基礎,如在機床、皮帶運輸機等重型設備市場的競爭與紅利能力在賡續進步,資本也是注重了這兩點才向該領域流動的。 沈陽歷來是國有企業集團軍的重鎮,目前沈陽地區國有裝備制造業存量資產占到全國的70%。各類社會資本對于投資沈陽優質國有資產熱情高漲,重要緣故原由有:首先是重型工業企業是往后沈陽當代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的核心產業,具有沖刺國際市場的真正潛力和發展空間;其次是很多企業是中國裝備制造業中規模較大的國有企業,有的經歷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在一些領域中已具備先輩技術上風,部分主導產品在國內市場占據率名列前茅。 據了解,以沈陽市為例,2003年至今,488戶工業企業絕大多數已經完成了轉制,多數集中在重工業領域。轉制后的這些工業企業,民營資本和外資資本占據緊張比例。 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目前,銀行、民營資本、外資是裝備制造企業的三個重要融資渠道,因為銀行信貸緊縮,國有重型工業企業貸款難度比以往增大,這給民營資本與外資的進入留下了肯定的市場空間。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