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 有人歡笑有人愁
國資委3月29日宣布了對8個行業國有重點企業1—2月生產經營情況的調查效果。統計表現,受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和產品價格下滑因素影響,汽車、醫藥、紡織、電子行業的企業利潤,或總額降落或增加緩慢;而受購銷兩旺勢頭帶動,冶金、化工、建材及煤炭行業的企業利潤,或成倍增加或快速增加。 制造業“受累”多行業減利 1—2月,13戶汽車行業國有重點企業利潤總額同比降落13.4%。實現主業務務收入623.4億元,增加5.2%,實現利潤45.5億元,同比減利7.1億元。國資委分析認為,同比減利的重要緣故原由是原材料(重要是鋼材)價格上漲、成本上升,使紅利水平降低。 據國資委一季度重點企業調查問卷表現,100%的重點汽車企業選擇當前“重要原材料價格”偏高,88.9%的企業認為二季度“重要原材料價格”將繼承上升。 醫藥類國有重點企業的發展軌跡類似汽車行業。23戶國有醫藥重點企業,1—2月主業務務收入224.3億元,增加20.2%,實現利潤15.5億元,增加50%,增速同比回落6.3個百分點。其中,15戶企業增利,6戶企業減利。 分析認為,醫藥類企業減利的重要緣故原由在于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長;國內外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產品價格自2003年下半年以來持續下滑和醫藥行業出口退稅率下調的4個百分點出口退稅政策的調整,也是影響企業效益的重要緣故原由。 同受質料價格上漲、產品價格下滑等因素影響,39戶紡織行業國有重點企業實現利潤同比降落。1—2月,主業務務收入完成108.3億元,增加0.7%,實現利潤2.5億元,降落5.7%。虧損企業10戶,同比增長3戶,虧損企業虧損額0.4億元。 1—2月,47戶電子行業國有重點企業主業務務收入雖然增加較快,但實現利潤增加緩慢。同時,企業生產成本增長、紅利空間縮小,而且使企業流動資金嚴重,拖欠征象加劇。2月末,應收賬款凈額608.7億元,同比上升22.5%;短期借款514.6億元,同比上升34.8%。 上游產業“受益”四行業增利 同樣面臨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為所處的上下流位置不同,冶金、化工、建材和煤炭企業卻因購銷兩旺而受惠,利潤增加。 37戶冶金行業國有重點企業在1—2月卻實現了利潤成倍增加。據統計,37戶企業主業務務收入1092.6億元,增加59.3%,增速同比進步19個百分點,產銷率98.5%。實現利潤108.7億元,增加1.1倍。重要緣故原由是鋼材需求增長,販賣形勢較好。 52戶化工重點企業主業務務收入161.3億元,增加27.7%,實現利潤7.1億元,增加1.9倍。其中,43戶企業紅利,紅利額合計7.9億元,同比增加1.5倍。分析認為,實現利潤高速增加的重要緣故原由是今年以來部分化工產品價格上升,如燒堿價格同比增加兩倍以上;一些國有重點企業通過實施技術改造,降低了生產成本;部分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長了新產品的產量。 25戶建材國有重點企業,則因近期水泥市場供不應求,水泥生產企業銷量大增,而使販賣、利潤快速增加,主業務務收入66.6億元,同比增加39.1%,實現利潤6.9億元,同比增加6.4倍。 煤炭重點企業1—2月販賣增速高于生產增速10個百分點以上,產銷率達到101.5%,完成主業務務收入462.2億元,增加32.4%。實現利潤33.1億元,增加94.4%。國資委信息中間預計,二季度煤炭市場的供求嚴重狀態將有所緩解。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