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管工到節能管家——聽永德信彭漢平董事長分享轉型升級心得
還記得世博會那座室溫永久保持在25℃的“被動房”——“漢堡之家”嗎?不必要暖氣和空調,甚至不必要從國家電網輸入一度電,就可以一年四季保持恒溫、恒濕、恒氧、低燥、適光。 2011年5月31日,玉環民企永德信與漢堡市當局駐上海代表處簽訂了關于世博會漢堡案例館暨德國被動房生態節能技術持續推廣與應用的協議,永德信從此獲得“漢堡之家”高節能技術、冠名權和復制權,跨出向太陽能、地熱能節能體系集成運營商轉型升級的關鍵一步。 一家規模不大的民營企業耗資億元重修復制漢堡案例館,何來這么大的手筆,它能順利實現轉型嗎? 契機:拿下“被動房” 記者:您買下的“被動房”,有何奇特之處? 彭漢平:“被動房”概念始于1996年。它只必要很少的能源啟動,這一過程就像汽車點火之后就能做到能源自給自足。 “漢堡之家”是中國境內首座獲得認證的“被動房”,它在建筑地下35米處采集地熱,屋面上安裝了面積為450平米的光伏發電設備,從而獲得建筑運行和使用所需電能的80%。 建筑外墻密封性超強,中間透風設備則可以為所有房間提供經過加熱或制冷的除濕新風,使得室溫常年保持在25攝氏度?!氨粍游荨钡哪芎膬H為同面積同體積房子的1/10。 記者:怎么想到要買下“被動房”? 彭漢平:這些年來,隨著競爭的加劇、成本的進步,我們水暖閥門主業利潤在賡續下滑。 低碳時代的到來,就企業如何轉型升級持續發展,我一向在思考、在考察、在嘗試。參觀世博會時,“漢堡之家”給我帶來偉大的震撼和啟發,它所倡導的低碳、節能、健康、舒適,不正代表市場往后發展的方向嗎?漢堡案例館有著偉大商業價值,我下決心要把它買下來。 路線:集成中德技術 記者:把“被動房”技術移植到中國建筑行業,對永德信意味著什么? 彭漢平:這就是永德信要走的轉型升級路線圖。 曩昔,永德信重要以設計、生產、販賣銅閥門、當代化水暖潔具及管材為主,而往后,玉環、平湖、寧波三個生產基地及多項技術專利形成的產品鏈上風將只是永德信的其中一個基礎環節,永德信的終極目標是提供“被動房”的太陽能、地熱能體系集成,拿出團體節能方案,變身為打造綠色低碳建筑的服務商。 記者:做最后的集成者,您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 彭漢平:通過收購漢堡館,我們實現跟德國節能技術的嫁接,和漢堡的設計院、技術工程師建立起深度合作。原來的產品制造和渠道上風,再通過強強聯合共贏,我信賴將來能打造一個集成商業航母。我們還計劃在十二五期間上市,走向資本運營。 煩惱:仍需扶一把 記者:“被動房”在中國市場前景如何?您難道不怕風險嗎? 彭漢平:你想想看,目前國內建筑每年每平方米的耗電量約為200千瓦至300千瓦,而使用“被動式”節能技術,可以降到每年每平方米15千瓦左右?!氨粍臃俊钡慕ㄔ斐杀颈M管高出通俗建筑20%至50%,但能耗最多可降低90%,幾年即可收回。 目前,國內建筑95%以上都是高能耗型,“被動房”技術在中國將是個無法估量的大市場,我信賴市場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記者:如今您的項目進展順利嗎? 彭漢平:好事多磨吧。原本我計劃在杭州建立低碳產業園,以“永德信——德國漢堡之家”為技術核心基地,復建漢堡館,讓公眾了解這一最新的設計理念和建筑趨勢,但是到如今項目還無法落地。 這是一個公益性項目,當局不投資不扶持,對于一個民營企業來說要做好壓力是特別很是大。當然,打造綠色節能建筑是一項復雜的體系集成工程,必要建筑與節能一體化設計,節能設備優化整合,標準化施工,體系售后管理強強聯合。我們亟需在這方面練功和提拔。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