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期貨2007年銅市場將存變數,中期走弱已成定局
進入四季度以來,銅價團體體現為價格重心緩慢下移的過程,近日更是漸漸創出下半年來調整的低點6615,銅價中期走弱已成定局,后市繼承探底在所難免,不過對其下跌空間的判斷,筆者認為將相對有限。2007年銅市場將存在一些變數,對價格波動帶來不確定性。 一、2007年全球銅市場能否真正走向供大于求存在變數。據世界金屬統計局最新數據,今年1-10月全球精煉銅產量同比增加6%至1449萬噸,消耗量同比增加1.6%至1419萬噸,全球銅市場供給過剩30.6萬噸,銅市場由緊缺過渡至平衡進而轉為少量過剩已成為共識。不過從目前來看,年末至明年初全球一些銅礦和冶煉廠勞資合同到期后的會商使得將來銅供給充滿變數,包括加拿大Xstrata 在智利的Altonorte 銅冶煉廠、Codelco公司的Norte 分部和 Chuquicamata 銅礦、美國Asarco公司在Arizona 和 Texas的冶煉廠等。即便是精銅市場供給少量過剩,全球銅精礦市場仍然極度嚴重,據行業方面的統計數據,2005年全球銅市場損失了100萬噸礦產量,2006年大約損失量在70萬噸,最新展望2007年銅礦損失量在50萬噸左右。最近部分冶煉商現貨加工費僅為 $60/噸和6.0美分/磅,而2007年度銅精礦長期合同會商正在進行中,一旦礦山和冶煉廠無法達成有利于冶煉商的加工費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冶煉商中期收入,對全球精銅產量持續增加構成威脅,全球精銅供大于求的局面因而顯得較為脆弱。 二、銅低庫存時代會否改變仍然有肯定變數。四季度以來全球銅顯性庫存邁入持續增長態勢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歐美地區消耗的疲弱,一些金屬現貨正賡續流入美國及歐洲地區倉庫,銅低庫存正在經歷考驗。不過在庫存之中最充滿變數的是隱性庫存轉變,2006年以國儲為代表的隱性庫存賡續削減,初步估算國家貯備局向市場釋放了10-20萬噸庫存,而其他消耗者可能清庫了5-10萬噸銅,當前隱性庫存也處在較低水平。銅價自8800美元高點回落至7000美元下方,消費一空的隱性庫存重新補回將是定數,然而變數是補庫時間和數量。一旦倍受關注的中國消耗者以及國儲出于對價格認可開始采取戰略性補庫舉動,銅價必將受到極大支持,2007年銅價再次見到8000美元以上的價格也將成為可能。 三、國內銅行業政策調控依然存在不確定性。中國銅行業調控始于2005年,就政策實施方向看,重要以銅冶煉項目行業準入、清理整理和進出口政策導向為主。2006年1月,國家把進口廢銅或銅精礦、出口未鍛軋銅列入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2006年4月,國家調整了部分銅材的出口關稅,板材、帶材等的出口關稅上調為10%,銅管、銅箔不征收出口關稅;2006年9月,財政部下發《關于調整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和補充加工貿易禁止類商品目錄的關照》,一樣平常貿易的出口退稅由13%降至5%。近日有新聞稱,中國不久將宣布加工貿易禁止目錄,其中加工貿易項下的銅、鎳、鉻等各種有色金屬和黑金屬初級原材料都不許可出口。2006年中國精煉銅出口量升勢顯明,將來國家對精銅及銅材出口的進一步克制以及禁止加工貿易政策實施,都將減緩中國消耗旺季對于進口精煉銅的需求。 綜上所述,基本面的不確定性對于2007年銅價走勢帶來一些影響,不可否認高銅價將中期存在,但區間內的寬幅震動在所難免,預計下一階段銅價運行區間將位于5500-8000美元之間。中國因素對于全球銅價的影響深遠,國內銅價也將在共性中體現出肯定的特征。隨著價格離開高點之后的震動加劇,國內銅期貨市場也將再度活躍起來。大陸期貨 李迅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