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精礦進口會商震動銅產業鏈
產業格局將調整,國內企業將更多寄托自身家底,擁有資源者更具抗風險能力。 “絕不妥協?!敝袊~質料聯合會商組(CSPT)的一位人士向記者如許表述他的態度,“假如國際礦業巨頭執意褫奪中國銅冶煉企業菲薄的利潤,中國企業會采取聯合限產的措施?!?br> “我們最大銅礦的罷工還在繼承,”必和必拓有關人士如許強調。他們堅持降低加工費的要求,由于供給量實在跟不上。 在國際資源壟斷巨頭面前,中國加工企業的日子好像越來越不好過。繼鐵礦石進口會商、鉀肥進口會商結束之后,銅精礦進口會商又嚴重進行,但8月初的第一輪會商終以雙方無法接受對方所提條目而告吹。在這場關系中國銅冶煉企業團體利益的會商中,以G銅都(000630)控股股東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為主導的中國銅質料聯合會商組顯得態度強硬,而以必和必拓為首的國際銅精礦供給商也為自身減少加工費找到了諸多的理由。銅精礦進口會商會否重演鐵礦石及鉀肥進口被迫接受漲價的一幕,如今尚無人能知曉,但會商的效果無疑會對G云銅(000878)、G銅都和G江銅(600362)帶來明顯影響。 會商雙方各執一詞 在第一次的會商中,國際供給商要求降低加工費,同時廢除原來的“價格參與條目(PP條目)”;中方則提出,加工費不能再較此前90美元/噸的水平再降落,并要求維持PP條目。 必和必拓給出的理由是,現階段中國的銅冶煉能力增長太多太快,遠遠超過銅礦產能的擴張速度,作為國際供給商,其無法供給充足多的銅精礦。而目前全球的礦山企業都在進行著兼并重組,已經使全球的礦山資源向一兩家大企業集中,而相比礦山企業,中國的銅冶煉企業仍在激增,許多新建的冶煉廠根本拿不到合同了。 智利銅礦的罷工也成為必和必拓會商的籌碼之一。作為全球最大的銅礦———智利Escondida銅礦的第一大股東,必和必拓持有其57.5%的股權,因為罷工,Escondida的產量降低了6成。年產量為127萬噸,日產量為3500噸,占全球銅精礦產量的8.5%??晒┙o量與冶煉能力相比的急劇降落成為必和必拓要求降低加工費,進步銅精礦價格的緣故原由。 中方反駁的理由在于,假如降低加工費,中國銅冶煉企業的利潤將蕩然無存,這是中國企業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鄒韶祿此前對媒體透露表現,目前國內銅冶煉企業的盈虧平衡點在90美元/噸,而國外銅精礦企業提出的60美元/噸的加工費,將使冶煉企業出現緊張虧損。 另外,中方認為,因為銅價一起走高,國際供給商已經賺得盆滿缽滿,繼承在冶煉廠商菲薄的利潤中算計實在“太不厚道”。至于廢除PP條目則被中方認為不吻合行業慣例。 中方擬聯合減產應對成本進步 CSPT的人士認為,中國擁有銅精礦最大的購買能力和用量,這是中方強有力的砝碼。2005年,國內200多家銅冶煉企業的精銅產量達到了258萬噸,其中行使國內礦石生產的只有65萬噸,65%以上的銅精礦要依靠進口,2005年全年銅精礦進口量約為400萬噸。 此次會商的中方會商小組成員還包括G云銅控股股東云南銅業(集團)公司、G江銅控股股東江西銅業集團公司等國內8家銅冶煉廠商。而這8家企業在中國銅產業里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8家成員企業在2005年的電解銅產量為169.7萬噸,占全國電解銅總產量的66.7%;8家成員企業2005年進口銅精礦314萬噸,占全國總進口量的78%。 早在今年6月份召開的一次會議上,CSPT的8家成員企業就達成同等,果斷抵制國際礦業巨頭降低加工費的舉動,不會為上游供給商虧本加工。在會商開始后不久,8家成員企業又推出今年下半年團體減產10%的方案,若不能得到合理的加工費、精煉費,8企業將聯合減產用以應對質料成本的進步?!埃ㄎ覀儯┮笊虅詹繉Φ陀?大企業底線的合統一律不發進口允許證?!盋SPT組長楊軍在第一輪會商結束后對外界透露表現,假如加工費不合理,更多的中國銅冶煉企業會加入到減產的行列中來。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憂慮,國外銅礦基地憑借資源上風已經在大幅擴張冶煉產能,將來3年,國外將新增約200萬噸的銅冶煉產能,這對于國內冶煉企業來說不是什么好新聞。銅精礦對外依存度高使中方話語權有所缺失,銅質料會商翻版鐵礦石會商也不是沒有可能。 資源主導產業格局 “誰的資源自給率高,誰的抗風險能力就更強?!蹦橙逃猩饘傩袠I研究員透露表現,國際供給商提供的銅精礦價格是以基準的3個月期倫敦金屬交易所銅價扣除加工費后得到,加工費的降低意味著國內銅冶煉廠商的進口價格團體進步。在此背景下,國內擁有礦山資源、銅精礦自給率高的企業更具有競爭力和調整空間,而那些高度依靠進口銅精礦的冶煉、加工企業會變得很被動。 東方證券有色金屬行業分析師施衛平認為,假如做最壞的打算,國際廠商降低加工費和廢除PP條目的圖謀得以實現,在銅業三大上市公司中,受影響大的應該是資源自給率較低的G銅都和G云銅,而G江銅因為自有礦山供給量較大,受影響的程度會相對較小。 “資源自給率較低導致國內大型企業喪失在產業鏈上游的話語權和支配權,逐步淪為國際銅礦巨頭的代理加工基地,也會危及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便~陵有色金屬集團某高層人士如是透露表現。但國內資源量低的實際無從改觀,而建設銅冶煉廠的時間周期比礦山開發建設周期要短得多,這就導致國內冶煉產能增速過高。 對于手中根本沒有礦山資源、生產規模又偏小的國內中小冶煉商來說,加工費降低、銅精礦價格上漲更是一個壞新聞,這將決定它們的生死存亡?!俺似飘a和追求收購,中小冶煉企業幾乎沒有其他道路可供選擇?!币晃婚L期研究國內銅產業的人士指出,這些中小冶煉企業數量重大,但沒有形成有競爭力的產能規模,在日趨惡化的銅業生存環境中,它們已經沒有靠自身滾動發展的可能。 三家銅業公司家底不一 假如加工費降低最終成為事實,那么國內企業只能更多的寄托自身的“家底”,擁有資源者將更具抗風險能力。 事實上,G銅都與控股股東銅陵有色集團都具有銅質料的進出口權,但G銅都一向都是通過集團公司進口銅精砂,重要是由于銅陵有色集團作為重點國有企業,能夠享受國家銅質料進口增值稅先征后還政策。G銅都也曾透露表現,假如未來銅陵有色集團不能享受國家該項優惠政策時,G銅都將直接進口銅質料。因此,此次銅陵有色集團與必和必拓之間的會商,直接影響到G銅都將來的質料成本。 G銅都的銅精礦來源重要是外購,資源自給率也許在11%。雖然其將來銅精礦資源自給率將隨著冬瓜山銅礦產能的進步而進步,但畢竟還必要肯定的時間。 G云銅目前的資源自給率也較低,稀有據表現其銅精礦的自給率在5%上下。雖然G云銅的銅礦資源保有儲量居全國第三位,但目前其部分銅礦山資源枯竭,相稱一部分資源尚未進行勘探,或未進行工業性開采。云南銅業集團公司董事長鄒韶祿稱,目前國內銅冶煉廠盈虧平衡點加工費在90美元/噸以上。有研究員指出,G云銅現有30萬噸銅產量中大部分為買斷加工,所以G云銅的紅利對加工費的變動特別很是敏感。 作為國內質料自給率最高的銅生產企業,G江銅精煉銅的質料自給率超過了45%,其可直接控制的銅金屬儲量約占到全國總儲量的1/3,因此其抗風險的能力較另外兩家企業要強得多。 盡管G江銅與必和必拓之間有關于銅礦石長達8年的長期供貨合同(2004—2012年,前4年每年5萬噸,后4年每年8萬噸),但研究人士指出,這一長期合同僅僅是雙方在供給量上達成的協定,供給價格仍受年度會商的效果影響,加工費降低對G江銅履行這一合同而言是不利的。 (作者:佚名編輯:浙江水暖閥門行業協會)
最新文章
推薦文章
熱門文章
|
|